第11版:关心下一代丨焦师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 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马立山:耄耋之年志更坚
创刊词
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图片新闻
中国关工委的性质是什么?
持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市关工委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综述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去年以来,市关工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中心目标,巩固老阵地,用好新法宝,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发展不断呈现新亮点。

  去年,市委书记王小平到山阳区关工委张冬香、张奎胜爱心服务团调研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带头人。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市关工委指导各级关工委依托当地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建立红色教育基地,鼓励“五老”收集整理历史图片和实物,建立基层红色革命教育资料室。孟州市把“武怀让纪念馆”、化工镇横山村“324科学馆”、槐树乡岩山村“孟县老县委旧址”等确立为首批青少年教育基地。中站区关工委利用“麻掌惨案”“许河事件”和十二会、北业早期中共焦作市委旧址等,联合中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筹建中站区关工委“红色教育资料室”。

  据统计,去年以来,各县(市)区成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71个,全市组织“五老”开展各种宣讲活动457场,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遗迹、名人故居和青少年教育基地466次,参与活动的“五老”有4100余人,教育青少年16.7万人次。

  帮助条件困难的学子树立生活信心、鼓起学习勇气,是全市各级关工委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助学帮困力度,着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去年,市关工委拿出办公经费8.5万元,为全市35名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3.5万元,资助沁阳市三中和中站区龙翔学校2万元,资助沁阳市柏香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解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山阳区青少年教育基地3万元。沁阳市关工委联合团沁阳市委、沁阳市教育局等11家单位,举办“沁阳有爱·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贫困中小学生141人,发放资金97.3万元。修武县教育局关工委结合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七贤镇、西村乡、云台山镇的5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点燃爱心 传递希望”公益活动助学金7.1万元。马村区关工委与区工商联、工会等部门开展“关爱贫困儿童”“金秋助学”等活动,资助贫困中小学生66人,资助金额11.9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关工委结合区社会事业局,开展“万元大礼包文化精准扶贫”活动,资助100名贫困学生。据统计,去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共筹集187.5万元,资助青少年2990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