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传胜)7月2日,市中医院第九届冬病夏治节正式拉开帷幕,冬病夏治传统项目“三伏贴”第一贴火爆开贴。
为方便广大市民就近贴敷,在本届冬病夏治节上,市中医院分别在解放院区、人民院区、新华院区设立了3个贴敷点。答疑解惑、把脉问诊、辨证分型、登记发号……当天,解放院区的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制订不同的穴位贴敷方案,然后将市民分流到各个科室进行贴敷。
据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同时也是阳气旺盛的时候,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自然界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受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的影响,人体气血运行也旺盛于体表。因此,此时通过“三伏贴”等方法治疗一些慢性病,一方面可借助自然界阳热力量及人体本身阳气旺盛之趋势,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以保证冬季阳气充足,从而提高整体抗病能力,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2019年入伏第一天是7月12日,为何“三伏贴”首贴要提前10天进行呢?对此,该院工作人员称,“三伏贴”第一贴为伏前加强贴,即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敷。五行学说,土居中央,灌养四旁,脾运则诸脏皆强,三伏日为庚日,庚属金,肺亦属金,故庚与肺相配。因此,从五行相生的角度,土生肺金体现了“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敷,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来讲,就是进行培土生金,起到强实基础、提升疗效的作用。
该院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三伏贴”从组方到制作非常讲究,不是任何人都能开展的,应先由专家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再进行辨证施贴。因此,市民一定要到具备资质的中医院或中医科进行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