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玉香,女,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出生,现任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者权益保护庭副庭长、家事审判工作室负责人。李玉香钟情民事审判工作32年,出色地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的责任。她共审结案件3000多件,无一差错、无一上访、无一投诉,被群众誉为“铁案法官”“贴心法官”。
李玉香先后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一等功一次;2010年、2014年被河南省妇联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手标兵及十大巾帼建功标兵等,2011年被中央政法委和河南省政法委分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河南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2012年、2014年被河南省政府及省总工会评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12年被推举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11月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基层党代表列席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4年被河南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官,2017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年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60本心得笔记,锤炼出办案能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民法官头顶国徽,肩扛正义,一手托起原被告,职微责任重。工作伊始,李玉香暗暗警醒自己,只有勤学苦练,精通法律知识,练就过硬素质,才能办好案子,无愧于组织培养,无愧于法律正义。
这些年,李玉香先后在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研究室、民一庭、民二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虽然岗位变了、职务变了、荣誉多了,但李玉香有一点儿始终没变,那就是拼命学习、苦练业务的劲头没有变。
及时学,每事问。每逢有新的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出台,她都要第一时间找来反复学习研读。感觉有疑问,就买来相关解读材料,对照研究领会。有时还不过瘾,便来个孔夫子“每事问”,逢人便请教,刨根问底,随时随地学习。无论是在庭审、合议、评议的庭室,还是在调查取证的路上,她都利用一切机会向同事请教、向同行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执法水平。对于涉及金融保险、劳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法律条文,她还致函或登门向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请教。
不服输,敢比拼。1996年,她参加了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使思想永远与时代、与法律同步。随着法院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从未接触过电脑的李玉香和年轻人比赛学习电脑知识,熟练掌握了各类审判管理软件。李玉香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坚持写读书笔记、办案心得。30多年来,她整整记了厚厚的60多本200多万字!她每年坚持撰写专业调研文章,就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观点、总结经验。她总结的“民事案件调解20法”在全市推广。
办案3000多件,件件息诉息访
民事案件大都是家长里短、涉及民生的诉讼,琐碎复杂,牵扯面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李玉香的工作信条是化矛盾于无形,化坚冰为真情。她坚持真情对群众、柔情解心结,设身处地为诉讼双方排忧解难、化解纠纷。
2009年9月的一次车祸中,温县的张某头骨骨折,生命垂危。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但该保险公司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认定当事人伤情并不严重、意图与车主串通骗取保险赔款,便上诉到市中级法院。
为了解实情,李玉香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小路赶到张某家中。看到张某头颅凹陷、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张某丈夫癫痫病发作,倒在地上;儿子辍学在家。李玉香当即潸然泪下,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电话沟通情况。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仍不相信,李玉香就要求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到受害人家中了解情况。当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看到张某家中的窘境和当事人的病情,看到李玉香不嫌脏累、搀扶当事人大小便时,非常震惊,非常感动,当即表示愿意赔偿。
薛某和赵某的离婚案,一审已经判决两人离婚,但李玉香不被表象迷惑,深入当事人所在村子调查情况,从而得知两人是青梅竹马,又一起勤俭持家、创业致富,婚后育有两个孩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为这个家庭考虑,她在两个月时间里给当事双方打了上百个电话,六次深入家中,真情调解,终于让走到离婚边缘的双方摒弃前嫌、破镜重圆,使两个年幼的孩子重现灿烂的笑容……
越是疑案、难案、缠案、陈案,李玉香越是敢于迎难而上,勇于解决,善于解决。
因不满企业对自己女儿辞退的决定,卢某从2002年起,连续以不同的诉讼请求将企业告上法庭。在九个年头里,企业经历了转型改制、人员更迭,却不得不分心来处理这起看起来没有尽头的诉讼。而卢某打官司也从黑发人打成白发人,皱纹爬满额头,只换来了28份法律文书,问题没有得到一点儿解决。2011年,李玉香接手此案,看到双方深陷诉累不能自拔,通过加班加点,走访约谈,历时10个月,打开了双方的心结,让双方和解结案。企业负责人代表企业几百名职工给李玉香鞠躬致谢,送来锦旗。卢某全家也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据不完全统计,32年来,李玉香共审理案件3000多件,涉及800多个单位,涉案家庭5000多家。卷宗叠放起来超过百米,有40层楼高。她倾情调解,使200多位老人得到赡养、300多个家庭破镜重圆。经她处理过的案件当事人和接访的群众,无一起因个人原因越级上访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多年坚守,无怨无悔
32年来,同期进入市中级法院的同事,有的离开了审判工作,有的到了领导岗位,而李玉香始终在民事审判员一线岗位上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超长的工作时间、超强的工作强度,长期的生活没规律,使李玉香很早就患上了严重胃病。在她的包里,经常会放些饼干,胃疼的时候就嚼几片,喝口开水。2010年4月,为了理清一起复杂案件的案情,她把厚厚几本卷宗抱回家里研究。一连几天晚上查阅相关法律资料,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开完庭她就病倒了,但她放不下工作,就请医生把输液换成口服药,带到单位吃。
但是不管多忙多累,她从不让当事人白跑,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接待。对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她每次都要将他们送下楼、送到法院门外。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她有时自掏腰包,招待他们吃午饭,买车票送他们回家。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被领导称为“最让人放心、最有办法”法官的李玉香,对家人却有着沉甸甸的愧疚。年迈的母亲不慎摔断右腿,她却不能陪护在身边。结婚多年,丈夫很少能吃到她亲手做的饭菜。儿子20岁了,从小都是靠丈夫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早出晚归的李玉香很少有时间与儿子面对面交流沟通。然而,忙碌的李玉香总是千方百计地挤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弥补对家人的愧疚。而她的家人也特别理解她、支持她,使她能安心工作、静心办案。
赴京参加党的十八大的前夕,李玉香被查出患有带状疱疹,急需静养治疗。但是,想到自己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法官代表,肩负神圣的责任,她瞒着病情,带着药品,上北京参加了党的十八大。大会结束后返回单位,她既要尽快处理案件,还要巡回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极度的透支,导致身体免疫力迅速下降,引发胰腺炎,带状疱疹同时复发,她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如今,李玉香每天不是奔波在调查证据、了解案情的路上,就是忙碌在家事审判工作室里。有时候,她一天要开庭审理两三起案件。她说:“虽然已经50多岁了,但感觉浑身仍有使不完的劲儿,真想像歌里唱的那样‘向天再借500年’,让我有更多时间为更多的家庭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