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6月17日至21日、6月24日至28日,马村区残联举办了两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
本次培训,该区残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中心,以“四个结合”创新培训模式。
一是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该区残联副理事长任东红在开班仪式上鼓励学员们,脱贫不能只靠政府救济,要通过学习掌握技能,提高生产能力;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摆脱贫困。
二是宣讲政策与提供保障相结合。任东红利用培训班开班讲话的机会,从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产业扶贫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残疾人精准扶贫政策,给学员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扶贫政策宣讲课,并向学员作出了若培训后承包大棚种植蔬菜、瓜果,区残联将对每个大棚补贴500元种子钱的承诺,极大地激发了参加培训残疾人学员发展种植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区残联首先在演马街道亮马村西100米路南的华盛太阳能农庄举办2019年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了农业专家给残疾人学员进行理论讲解,再带领大家到瓜果、蔬菜大棚内,进行现场观察、品尝、操作指导,使教学活动更直观、更简单易懂。
四是生产与营销相结合。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该区残联从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缺少实用技术的培训需求和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出发,邀请了多位农业专家进行讲座,通过种植技术系列讲解,使残疾人学员掌握了各种蔬菜和瓜果种植的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根据实际,向学员们介绍了目前市场需求以及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