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慈善+”打造武陟扶贫新模式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扎根山村 百炼成钢
孟州市为贫困群众 撑起健康“保护伞”
小小松花蛋 致富“金宝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松花蛋 致富“金宝贝”

作者: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大香家做的松花蛋真是一绝,让人吃了忘不了。”近日,记者在温县祥云镇喜合村采访时,遇到几个外村的村民到吕大香家里购买松花蛋,大家赞不绝口。

  “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松花蛋,这是大香家脱贫致富的‘金宝贝’哩。”随行的村干部晁立功说。

  今年54岁的吕大香一家3口人。几年前,她的丈夫因意外车祸造成身体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为了给他看病欠下了不少外债,儿子正在上学,家庭重担落在了吕大香一个人身上。她辛劳地耕种着几亩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生活过得异常清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吕大香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和政府的关怀给这个贫困家庭送去了无限温暖。

  要强的吕大香不愿一直向党和政府“等靠要”,她主动找村干部商量,寻找脱贫出路。经过一番考量,吕大香决定在家里发展松花蛋加工生意。帮扶责任人李志平帮她请来技术人员到家里指导,第一批松花蛋制作成功,销售也不错,激发了她的信心。与此同时,她丈夫的身体也逐渐好转起来,能够给她打下手,帮忙加工松花蛋。

  2018年,在李志平的帮助下,吕大香申请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扩大了松花蛋的生产规模,购置了20多个储存松花蛋的大缸,一年加工制作的松花蛋达到40余万个。

  为了确保每一个松花蛋都达到最佳口感,吕大香在整个加工制作过程中严格把关,全部选购新鲜、个儿大的鸡蛋以及品质上乘的松花蛋制作材料。为了确保制作、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恒定,她还专门给家里安装了几台空调,让每一个松花蛋都能够充分发酵。

  功夫不负有心人。吕大香的每一分付出都化成了销售收入,让她体验到了勤劳致富的快乐。2018年,吕大香凭借加工制作松花蛋,实现年增收4万余元。当年年底,她家成功脱贫摘帽。

  富起来的吕大香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关怀,十里八村想学松花蛋制作技术的人向她求教,她都会无偿传授。“党和国家帮助俺家渡过了难关,这分恩情我啥时候都不会忘。我要知恩感恩,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更多贫困的人走上致富路。”吕大香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