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日报》近日报道,焦作市将强化6月份大气污染防治月量化考核结果奖惩措施,对6月份排名倒数第一的县(市)区,除了公开约谈主要领导、实施财政扣缴外,还将实施涉气区域限批。
这一被公众称为焦作市“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奖惩措施一经出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涉及人多面广,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市上下之所以都对这一大气污染防治举措高度关注,无非是此举关系本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关系城市形象,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焦作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再加上历史欠账过多,尽管近年来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但污染防治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个别企业还抱着侥幸心理,试图打环保政策的“擦边球”,殊不知,在新时代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环境就是民生,而且是最大的民生。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人民之福,大气污染就是罪魁祸首,就是群众之祸。因此,启动“史上最严”奖惩措施,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整治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余地。所谓“史上最严”也只是一个说辞而已,在环保治理方面,可以说,没有最严只有更严。那种靠牺牲环境和群众健康而换取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污染整治领先,领红旗受奖励;污染整治落后,领蓝旗受处罚。约谈当地领导、实施涉气区域限批,都是措施,而不是目的。我们有共同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让环境好起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环境好了,是市民之福,是企业之福,是城市之福。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地方,都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有懈怠思想,更不要为了一时的业绩而污染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领导对环保工作要抓得严些再严些,因为领蓝旗被罚款是小事,影响经济发展和市民健康就是事关民生、历史和时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