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在,国家的政策真好,俺和老伴住进医养中心,看病、养老啥都不愁了!”日前,笔者在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的颐康医养中心见到胡援朝老两口时,他们感激地说。今年68岁的胡援朝家住赵和镇北临泉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脑梗塞后遗症9年,右侧肢体偏瘫,妻子张玉琴又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老两口都是重度残疾,行走不便,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他们入住医养中心后,生活质量得到了保证,夫妻二人甭提多高兴了。
目前,在孟州像胡援朝家一样的失能贫困人口还有不少,这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多为重残、重病及患有精神障碍者,其生活照护、康复治疗在需求层面已经高度叠加,在服务层面已经很难分开,他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资金救助,而是综合的养护服务。为从根本上解决失能贫困人口医、养、护供需保障的综合难题,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启动推进医养中心建设。
该市医养中心建设按照“兜底保障、就近入住、预留空间、服务社会”的原则和统一标准,从市、乡、村三个层面进行大胆积极的尝试。市级以各大医院为依托,在孟州民生医院、骨科医院、华康精神病院(专门对精神病患者实行集中供养)、莫沟颐康医养中心,建设了4所每所不低于100张床位的综合医养中心和专业医养中心。乡级依托乡级卫生院,在城伯镇卫生院、赵和镇东小仇卫生院建立了2所乡级医养中心,设置医养床位每所不低于40张。由所在乡镇政府牵头进行改建,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解决,目前设计评审已到位,招标公示正在进行。村级依托社区养老中心,以长店社区医养中心为依托,建立医、养、护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医养中心,设置医养床位30张。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所建成投用。
为了确保医养中心能够规范有序运行,该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经常到医养中心听取入住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住前,由各医养中心牵头,对医护人员职责、工作流程、服务态度及质量进行全面培训。入住时,市卫健部门、医养中心、入住人员、监护人要签订《孟州市贫困兜底线户入住医养中心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服务项目和标准。入住期间,医护人员按照工作时间安排,有序地开展巡诊和养护,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康复、保健。
该市严格按照初选对象、公告公示、市乡审核、审批确定、体检等程序,认定符合入住条件的人员名单。截至目前,该市已有35名困难群众签约《孟州市贫困兜底线户入住医养中心协议书》,并正式入住医养中心。
(耿小玉 郭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