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某中学文科重点班的应届毕业生近日联手发布暑期精品课程招生广告,在社会上引发争议。参与举办培训班的十多名学生包括今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第2名、第3名、第4名和第8名,均被北京大学预录取,该暑期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高考学霸培训班”。对此,有网友认为孩子能近距离接触学霸,机会难得;也有网友指出学生自行组织培训无资质、不合法;还有人觉得这些高分学生急于将知识“变现”,太急功近利。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奥特曼小豆豆豆:能力强就自然有市场,不过办培训班一定要具备资质,保证安全和质量。
@悦眉潇生画:学霸招生可以有,但一定要具备办班资质,同时要办好相关手续,确保培训班的合法性。
@不知潇湘在何处:高考学霸办培训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还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为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点个赞。
@清宵听雨夜梦归:同龄的学生之间往往有更相似的感受和更多的话题,相信学霸的辅导能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受益匪浅。
@益昌人:中学学霸办培训班,开启了学生创业的新模式。只要允许,手续齐全,还是应该大力支持的。
@风开季节: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总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如果能够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分享,相信会有不少人感兴趣。办培训班,确实不错,但需要经过批准,做到合法、合规,才能减少争议。
@zjtlove:学霸利用假期办班,增加社会经验,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宜过于商业化。如果从公益的角度出发,参加一些社区或志愿机构的活动,通过公益组织让更多学霸分享其经验,这样或许更有意义。
@kellykeron:学霸招生,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确实能为其他学生带来有用的经验,另一方面,急于把知识变成收益,恐怕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不仅需要学生的自律,更需要社会的正确指引,千万别走偏了。
【下期话题】
“膀爷”出没
公园里,光着上身走路或跑步;大街上,光着膀子骑电动车呼啸而过;夜市上,脱下上衣和朋友吆五喝六……这样的场景,在市区不难见到。盛夏时节,街头“膀爷”颇为扎眼,让不少女性感到尴尬甚至厌恶。今年夏季,国内不少城市已对“膀爷”行为开始整治。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