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发出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吹响了“强力推动三农工作转向高质量,奋力谱写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焦作篇章”的集结号。7月5日下午,记者在武陟县龙源街道看到,该街道正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狠抓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该街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辖区划分成4个板块,围绕“东抓苗木花卉、西抓文化旅游、南抓百城提质、北抓路网改造”的工作思路,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东部依托东华园艺场、兴军苗木合作社等实体,发展3000亩苗木花卉,实现增收。西部重点打造万花青龙宫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建成农耕文化博物馆。南部组织6个城中村围绕百城提质,服务水系建设,加快改造西石寺和孙庄2个村内商业市场,壮大集体经济。北部全面完成“两横三纵”路网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狠抓脱贫攻坚行动,着力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该街道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重点抓好龙泽家庭农场扶贫基地、星源机械公司扶贫基地、名木家庭农场扶贫基地和光伏发电4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同时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大力实施健康扶贫,继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9年实现151人脱贫、2个贫困村脱贫,2020年实现174人脱贫的既定目标。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据介绍,该街道在3年内先后建成9所村级慈善幸福院和2所民办养老机构、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抓好刚竣工的小徐岗慈善幸福院和正在建设的龙源村、孙庄慈善幸福院及下半年筹建的梁徐店村慈善幸福院建设。新建孙庄、小徐岗2个文化广场,持续改造5个城中村供水管网,完成3个村的天然气全覆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完成5587户旱厕改造,整村推进4个村污水治理。按照“三无二治一规范”标准,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每村至少打造3~5个“四园进村庄+”工程。
狠抓农村乡风文明,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两年来,该街道先后新建3个村级文化广场,为5个村配备健身器材32套,为6个村新安装无线大喇叭,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先进文化站。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乡风文明活动,推选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理事会,负责规范、监督、办理村内红白事务,宣传好人好事;从今年起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星级农户进行公开表彰、广泛宣传。开办‘道德讲堂’,通过开展活动、培育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群众文明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备战介绍,“我们要抽调精兵强将,拿出全部精力,以人为本、以产兴业、以净为美、以革治污,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