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几位读者致电本刊热线,都是关于夏季出汗问题。其中一位读者说,他原本认为自己夏天出汗多是正常的事情,并且还有利于排毒,可是一位医生却说他虚。这让他很纠结,想让记者找专家问问。带着大家的问题,近日,记者找到了正在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坐诊的急诊科主任张军峰。
张军峰说:“这些问题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询问夏天出汗异常的。按照中医理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多处出汗,有利于排出毒素,这是好的现象,但是中医也讲‘汗为心之液’,即使夏天,如果出现异常地出汗也不是好现象。出汗异常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自汗,主要原因是外感风寒后,冒虚汗;肺气不足,出汗时面色苍白;内热蒸腾,肠胃热,时不时会冒汗。二是盗汗,主要指睡着时出汗,醒来汗停,这多为肾阴虚所致。三是冷汗,主要表现是汗前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等寒症表现。四是湿热出汗,出汗时白色的衣服上会留下黄色的印记,流黄汗的人多属湿热体质。五是脱汗,患者会突然出现大汗淋漓、精神疲惫、四肢发冷、气短息微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另外,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同的身体健康问题,额头出汗表示肝阳上亢、鼻子出汗表示肺气不足、颈部出汗表示内分泌失调、腋下出汗表示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胸口出汗表示脾胃失和、手心脚心出汗表示血虚。”
最后,张军峰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动汗”最为可贵,在适量运动的情况下微微出汗是最好地出汗形式。另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