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太子参的药饮和药膳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那么,作为一味中药,太子参有哪些功效,在使用时又用哪些禁忌呢?本期,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为大家作简单介绍。
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其味甘、微苦,性平,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临床上,太子参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太子参配麦冬,有补肺、润肺养阴的功效,可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太子参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太子参配白术,有补脾肺之功效,可治虚劳、劳倦乏力等症。
近年来,太子参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行买来使用。如何挑选太子参?李娥介绍,在挑选太子参时可从其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来辨别。首先,太子参呈纺锤形,长度为2~6厘米,其根头是钝圆的,会有残存的茎痕,下端则很细。其次,看颜色,太子参的表面呈黄白色,半透明,质地比较脆,容易折断,断面的颜色呈黄白色且有光泽。
是药三分毒。太子参虽然味甘、性平,大多数人均可使用,但仍有一些禁忌。李娥介绍,表实邪盛(指人体受外协侵袭或因痰火、瘀血、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症候)者不宜使用太子参。太子参的一般用量为每天10~30克,大剂量用到60克即可,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此外,太子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梁智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