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家境比较困难,我抵挡不住他们一再苦苦请求,就帮了他一把。”近日,博爱县某医院外科病房主任毋某在接受县纪委监委调查时悔恨地说。
一个“助人为乐”的医生为什么会被调查呢?事情要从一份举报信说起。
日前,博爱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一份反映毋某病例造假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线索。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治病钱、救命钱,骗取医保基金必须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这一问题线索展开调查。
“我院针对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了调查落实,外科病房主任毋某负责的病人中确实存在一例类似情况,病人没有动手术,病例中却含有手术费用。”医院负责人在函询的回复中表明。
“你有没有病例造假、骗取医保基金?”调查人员与毋某的谈话直插病灶。
“病例确实造假了,但我没有骗取医保基金,我一分钱也没有拿。”毋某委屈地说。
“说一下具体情况?”调查人员追问。
“一位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手术,但是我采取了保守治疗。在检查中发现一些情况,病人到上级医院作了相应检查,但是检查费用不能报销,病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为了冲抵他的检查费用,我就没有将手术费用这一项去掉。”毋某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
“虚列的手术费用是多少?”调查人员继续深挖。
“钱也不多,就297元。”毋某说。
“297元就不是钱吗?更何况是医保基金,那可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分钱也不能乱花的。”调查人员严厉地批评他。
“是,我明白……”毋某顿时面红耳赤。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还发现毋某经手的另外一起骗取医保基金的事实,他通过更改病例,将自费手术纳入医保补助范围,帮助病人骗取医保基金992.71元。
调查进行得非常顺利,被调查人出乎意料地配合,但是调查组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典型性和隐蔽性,察觉到了医疗系统监管的漏洞和党性原则的缺失。
“被调查人出于‘好心’,通过骗取医保基金减少患者治疗费用,虽然个人没有获得任何不正当利益,但是医保基金关系到民生福祉,是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老百姓的‘救命钱’容不得任何人伸黑手,更不能用来‘做人情’。”调查人员在案件调查结束时心情沉重地说。
毋某因此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追缴。事后,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以此案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全县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围绕毋某的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覆盖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员,受教育人数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