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昨日,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缝纫加工车间,村民在加工校服。该扶贫车间总投资14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0万元,现有50多台缝纫设备,为周边村民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并优先招录贫困户劳动力,每人每月收入不低于2600元。2018年年底给周边的贵屯村、义沟村、倒槐树村、柏山村5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87.1元。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图② 7月9日,沁阳市柏香镇南西村扶贫车间,村民在进行皮筋、头花等饰品生产。该扶贫车间由村民李永和李玲玲夫妇在村两委的帮扶下建成,共投资50余万元,主要为村里的贫困户和其他不能出远门的妇女提供岗位,每人每月收入不低于1800元,带动全村贫困户顺利脱贫。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图③ 7月10日,马村区演马街道陆村脱贫户范小二在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豆角。范小二家原来是贫困户,在该村两委的帮扶下,他承包了一座多功能温室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和豆角等蔬菜,一年收入不低于2万元,2018年年底顺利脱贫。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图④ 昨日,武陟县谢旗营镇陈小段村的脱贫户陈志然在自己开的砂锅店里忙活。今年36岁的他腿脚不便,两个孩子在上学,家里生活困难。村两委为其办理了低保,并申请了5万元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助他开了一家砂锅店,每月有几千元的收入,使他家顺利脱贫。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图⑤ 7月5日,温县武德镇亢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的贫困户首次领到了分红。据了解,该合作社在焦作市教育局的帮扶下,争取扶贫资金161万元建成了7座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茄子等。市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亢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帮助该村销售蔬菜10万公斤,销售收入38万元,带动4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务工的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