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岸边有我家
市领导到中站区调研 环保及“四城联创”工作
我市召开黄(沁)河 “清四乱”工作推进会
这两处地方 扬尘污染问题严重
我市召开大气污染 防治攻坚通报约谈会
“藏粮于技”大有可为
民革河南省委示范支部创建、党员之家 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紧盯难点狠抓短板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省市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部署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回头看”排名情况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粮于技”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麦收,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15亩示范田,小麦平均亩产825.9公斤。该项目负责人王聚才说:“今年能有这样的好收成,除了人努力、天帮忙外,科技才是创高产的根本动因。我们种的是小麦高产品种‘百农0567’,采用的是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新技术。”

  农业研究员、市种子站站长刘长青说:“今年全市推广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新技术的小麦种子田达10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按每斤1.25元计算,增收6250万元。”

  磷酸二氢钾是绿色肥料。1984年,我市开始推广超常量施用施磷酸二氢钾新技术,之后,此技术在全省推广。2015年,国家科技部委托有关专家鉴定,我市研发的这一颠覆性技术国际领先,可促61种农作物大幅增产,颜色增鲜,光泽增亮,含糖量、蛋白质等多方面提质。该技术被国家农业部先后5次发文推广。为了让超常量施用施磷酸二氢钾技术造福农民,我市成立了有20多人才参加的超常量施用施磷酸二氢钾技术科研团队,并在全市60多种农作物生产中大面积试验示范,为我市农作物增产提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记者在我市沁阳、武陟、修武等地采访时,真切地领略到这项技术的重要作用。

  沁阳市太行街道北官庄村100亩试验田,4次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每次每亩400克,兑水30公斤,今年小麦实收亩产785.2公斤,与没有喷洒的亩均增产24.6%。

  修武县周庄乡孟村15亩“矮抗59”示范田,喷3次磷酸二氢钾,每次200克,实收亩产802.6公斤。该县郇封乡小位村100亩“百农307”高产攻关田,喷3次磷酸二氢钾,每次200克,实打验收产量达818公斤。

  武陟县大封镇试验区赵庄试验点,从去年小麦播种期开始,在返青、拔节、孕穗、灌浆各阶段,共喷施磷酸二氢钾6遍,每亩每次400克,兑水30公斤,每亩共施用磷酸二氢钾4.4公斤。今年5月27日市种子站对该试验田进行测产,亩穗数49.7万,穗粒数39.3,千粒重52克,亩产达863.32公斤。6月9日收获时实收亩产858.3公斤。市种子站站长刘长青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小麦,全国最高。”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专家们呼吁,我市作为粮食高产的领跑者,要不忘习近平总书记“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的重托,牢记使命担当,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新技术,让中国人饭碗里装上更多焦作优质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