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褚继军
每天,在博爱县金城乡张茹集中学校园里,你都能看到一胖一瘦两个同学结伴而行,那是辛永杰搀扶辛书涵的身影。辛永杰,是博爱县金城乡张茹集中学八(二)班的学生,连续8年不间断帮助残疾同学辛书涵,朴实善良,乐于助人,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辛书涵是辛永杰的同班同学,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不能独自行走,连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自上小学起,辛永杰就主动搀扶辛书涵,有时辛书涵的家长来接晚了,辛永杰就会先把辛书涵送回家,然后再回自己家。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事实证明,辛永杰不是一时兴起,他一搀就搀了8年。
升入初中后,起初两人并未分在一个班。想到辛书涵行走不便,辛永杰主动找到老师,请求和辛书涵分在一个班,方便照顾他。老师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两个人分到同一个班。上了中学的辛书涵长高了、长壮了,而辛永杰又瘦又单薄。辛永杰把辛书涵搀扶到三楼的教室,显得很吃力,总是累得喘着粗气,每次走到楼梯拐角处就得休息一下。一天中午正在食堂吃饭,天下起瓢泼大雨,同学们吃完饭后迅速跑回教室。但辛永杰不能跑,他要搀扶辛书涵慢慢挪动回教室,衣服都淋湿了。
老师曾提议轮流搀扶辛书涵,但被辛永杰拒绝了,说“习惯了,自己能行”。有同学问辛永杰:“坚持这么长时间帮助辛书涵同学,有没有想过放弃或者后悔?”辛永杰说:“辛书涵虽腿脚不便,但他非常热爱学习。如果我们不帮他的话,他连学都上不成了。如果不上学,那他以后该怎么办?我帮助他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辛永杰同学搀扶着残疾的同学,走出了比别人更远的路,在这条路上,有坎坷,有掌声,更有追随者,沿着这条路,辛永杰同学身后留下一串串新时代好少年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