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近年来,武陟县木栾街道通过“党建+乡村治理”等创建活动,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夯实了基层管理,使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郑焦深度融合首位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以‘党建+乡村治理’带动干部群众,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乡风文明打造,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7月5日下午,正在辖区高伊村指导管网建设、厕所改造工作的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光明告诉记者。
木栾街道位于县城东部,辖区面积约20.97平方公里,共辖6个村,约2.5万人,是县产业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该街道根据乡情、村情,因地制宜,制定了《木栾街道创建“党建+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意见》等,明确了创建目标及评选标准。当天下午,记者在高伊村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网改造施工。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关建平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街道共投资35万元,整村推进高伊村街道管网建设、厕所改造、空院改造等民生工程,在污水治理方面,每家每户500元,共筹资金18万元新建了污水处理站,对污水横流进行整治,切实改变道路污水横流现状。在厕所改造方面,需要改造的有131户,现已改造完成79户,其余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空院改造中,按照整治要求,大力实施“四园一场”进村工程,将闲置的空院打造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等,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助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前,已改建空院2处,下一步将全力做好街道景观提升和亮化美化工作。
在该街道后牛村记者了解到,根据群众需求,该街道投资80万元,在后牛村新建占地40余亩的党建综合体文化广场,满足群众休闲、健身等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健康服务。与此同时,该村还广泛开展了“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一约四会”方面,制定了《“一约四会”管理制度》等,做到版面上墙、移风易俗要求家喻户晓,提升群众素养。截至目前,该村红白喜事主动移风易俗户11户,为农户节约办事资金7万元。在道德模范评选中,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开创了乡风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经群众评议、村委会推荐、街道办事处审核把关等程序,评选出50名“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30户“文明家庭”等模范人物及家庭,为乡风文明创建工作树立了榜样。
“‘党建+乡村治理’扩大了乡村振兴的参与面,改善了人居环境,推动了乡风文明。”刘光明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