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广大市民践行《焦作市民文明公约》、遵守《焦作文明十条》的自觉性日益增强,文明之风洋溢全城。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所见,特别是人行道上总能见到犬类的排泄物,既严重影响城市文明形象、严重影响市民群众生活,又加大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极不相称。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市把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全力建设“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呼应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为了打造“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让广大市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每个人都是提升城市文明水位的一滴水,也都是展现城市文明风貌的一面镜子。没有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就没有城市文明程度的跨越。广大市民应该牢固树立“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的主人翁意识,时刻不忘爱护“家”的环境,传递良好文明习惯,做到文明用语、文明用餐、文明举止、文明排队、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经商、文明养犬、文明居住,成为文明的播种者、践行者,共同塑造文明、和谐的焦作新形象。
当然,文明素质的涵养并非轻而易举,它需要文明规范的制约与引导,也需要文明理念的内化与生长,更需要日拱一卒的自省与自励。文明水准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文明和谐的公共秩序是每一个人的分内之事。广大市民要敢于提醒、制止同伴及其他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带动家庭成员、周边群体改善行为习惯、提升公共道德水平。近期,从湖北省十堰市组建的文明劝导员队伍活跃于社区、景点等场所,到广东省珠海市启动“随手拍”活动动员市民曝光不文明行为,公众参与为遏制不文明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个人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或许声音微弱,但两个人、三个人乃至更多人能够勇于说“不”,就一定能形成维护文明的强大力量。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如果每位市民心中都有一道文明的防线,不纵容自己任性逾矩,不文明行为就会少一些生存的空间。如果每位市民都呵护好自己内心文明的种子,我们就能凝聚起文明的共识,让焦作充盈浩然之气、文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