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初心如磐七十载
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加快建设“两山两拳”文化旅游走廊
市领导暗访“四城联创”
建行焦作分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50亿元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七次主席会议
市领导看望环保攻坚中受伤工作人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如磐七十载
——追记老英雄程传信的最美人生轨迹
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蕊 王 颖 本报通讯员 徐帅帅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老英雄程传信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讲述军功章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 颖 摄
 
   

  程传信,马村区待王街道和谐家园社区居民、焦煤集团退休工人,参加过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解放大西南,两次荣立一等功;在渡江战役中,作为突击水手飞渡长江天险,冒着枪林弹雨将红旗插在长江南岸;在广东战役中,程传信等11名指战员以一个班之力智俘敌人2000多人……

  从战功赫赫的传奇英雄到和平年代的劳动模范,再到热心社区活动的白发长者——程传信自1949年5月在渡江战役中火线入党以来,面对生与死、名与利的考验,深藏功名半个世纪,以行践言七十春秋,用党性绘出人生最美轨迹,在平凡坚守中释放出了非凡光辉。

  “咱党员就该往前冲”

  战争年代,面对生与死,程传信说“咱党员就该往前冲”。

  1924年,程传信出生在原阳县福宁集乡程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春,父亲让22岁的程传信顶替地主儿子当壮丁,换回了养家糊口的麦子。两年后,程传信带着三个同伴逃出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程传信成为第二野战军太行九纵25旅74团3营9连的一名战士。

  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一触即发。第二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准备在芜湖一线突击渡江。程传信水性好,当班长问“谁愿意当水手,不怕死的就站出来”时,程传信立刻举起了手。随后,程传信和抽调的100多名战士集中训练,4月20日集结在裕溪口。

  那天风雨交加,程传信踏上1号突击船,敌军的炮弹打到船上,火光中身边几名战友先后倒下。下船后,程传信前边的旗手中弹,另一名战士刚刚接过红旗也中弹牺牲。这时,程传信毫不犹豫抓过战友手中的红旗往前冲,终于把红旗插在了敌军阵地上。紧接着,战士们排山倒海般冲了过来,程传信又用最快的速度往返3次,把120多名战友送过长江。

  战斗结束后,程传信荣立一等功,并火线入党。程传信说,那天他胸戴大红花,一出连队的门,就被战友们抬起来,一直抬到会场上,他终生难忘。从此,“咱党员就该往前冲”的信念牢牢扎根在程传信心中,指引和影响着他的一生。

  “说那弄啥?咱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

  程传信的二儿子程大庆说:“俺爹有个铁盒子,从来不让人碰,连他最喜欢的小孙子都不让摸。”直到十多年前,程大庆在整理家中物品时发现里面的“宝贝”竟是锦旗和立功证,才知道父亲原来是位战斗英雄。

  1955年,时任副排长的程传信响应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退役回到老家。此后,程传信把锦旗、军功章、纪念章和立功证压在箱底,全心投入劳动生产,不再提及英雄的过往。

  在家乡,程传信被乡亲们推选担任东程寨农业社社长。第二年8月,程传信被乡政府抽调到乡里,带领乡亲们搞生产、修水利。三年间,他带领乡亲们多次参加修渠会战,为文岩灌渠、武嘉灌渠、八里庄排灌渠等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1956年寒冬,在修建原阳县文岩灌渠时,河面浮起冰凌,工程陷入停顿,程传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顾腰伤,卷起裤腿,抄起一把铁锨,大吼一声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带动现场100多人下河挖沙劳动,不到10天就完成了计划工程量。

  1958年8月,程传信带领400多名青壮年到马村区马界村以北的山里运矿石、炼钢铁,号称“猛虎营”。几个月后,焦作矿务局领导听得“猛虎营”威名,就把程传信及400多位小伙子全部招进了焦西矿。此后,程传信在焦西矿、李庄矿、田门矿、中马矿当过掘进工,干过机修工,直至退休。

  “程师傅是中马矿机修车间出了名的劳模。他发明了金属柱除锈器,原来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磨4根液压柱,有了这个机器,一个工人一天能磨60根液压柱。他发明了半自动化铁连环加工机,矿上再也不用花钱去外面买铁连环了。”程传信的工友、今年84岁的邱铁亮老人说。

  “老程,你打过仗立过功,是了不起的战斗英雄,以前咋从来没听你说过这事儿?”老同事见面这样问。

  “说那弄啥?咱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程传信总是这样回答。

  “想想倒下的战友,能活到退休俺知足了”

  程传信有三个儿子,全部在焦作煤矿当工人。程传信住的是焦煤集团棚户区搬迁居民房,水泥地面大白墙,儿媳在家开个小卖部贴补家用。这就是程传信,功名在身,却从来不用英雄之名为自己和家人谋利。

  程传信有个徒弟叫韩书才,后来做了马村区地矿局、煤管局局长。1964年在李庄矿实习,程传信当了他三年师傅。韩书才说:“程师傅以一名老革命、老党员的高尚情操感染着我,我永远敬重他。”

  在韩书才眼里,程传信一心扑在工作上,上班从来不迟到,下班还去作奉献。那时,拉煤的小矿车车底每天都会积下厚厚的一层煤,第二天继续装煤会占空间导致少拉煤。程传信下班后就带着铁锨,跳进小矿车里把车底的煤挖出来。

  1999年,韩书才偶然碰到程传信,闲谈中得知师傅因工龄中断享受的是退休待遇,也第一次知道师傅是在解放战争中立过两次一等战功的战斗英雄。韩书才马上向马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马村区委抽调专人负责办理此事,原阳县福宁集乡党委高度重视,韩书才和马村区民政局干事王新民多次到福宁集乡、修武县档案馆等处查材料、找证人,历时3年,终于证实了程传信的身份和工龄,使他享受了建国前参加工作老工人的退休待遇。

  韩书才说:“程师傅一直觉得这件事情耽误太多人的精力,他常对我说,想想倒下的战友,能活到退休俺知足了。”

  身归平民 党性依然

  从1949年到2019年,程传信入党整整70个春秋,即便退休后成为社区一名普通居民,他的党性也如磐石一般从不动摇。

  今年春节期间,病床上的程传信忧心不能履行党员义务,提出给马村区待王街道和谐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齐文煜视频通话。他说:“我走不动了,不能去社区缴党费,让儿媳妇张秋娟把今年上半年的党费给你,你按纪律每月替我缴上,这是我这个老党员最后能做的事情!”这次缴党费,是老人唯一一次托他人代缴。2019年3月7日晚,程传信老人平静离世。

  弥留之际,程传信对儿孙们说:“我就盼着新中国成立70年大庆那天呢,我是不能去北京看天安门了,要是能在电视上看看也中啊!”只差208天,老人的愿望没能实现。

  2018年6月15日,在和谐社区组织的捐资支持“四城联创”活动现场,程传信带头捐款100元,邻居们被老人的精神感动,争相捐款,支持创建。

  2015年7月10日,齐文煜刚到社区任职时召开社区支部党员大会,满头白发的程传信手拿拐杖、挑着小马扎走了进来。他瘦弱却精神矍铄,开会时坐姿笔直,一副军人神态。齐文煜说,程老的骨头缝里都是党性。俺社区开展党员活动,他从来不落下。

  2011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修到了程传信家门口,他听说南水北调是要调水进北京,就给三个儿子下命令,绝不能拖国家工程后腿。仅两天时间,程传信和儿子们就搬迁完毕。程大庆说,只要是国家的事,俺爹豁出老命也支持。

  朴素、乐观,充满正义感,这是小区居民对程传信的普遍印象。邻居张保钢说,老人心胸坦荡、好说好笑。邻居张金付、翟进元说,程师傅人品好、正直,碰到个别说怪话的人就出面教育。邻居李绍琳、段秋香说,老人爱讲打仗的事和旧社会的苦日子,孩子们都喜欢听程爷爷讲故事。

  今年春节前,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程传信,老人坚持在家人的搀扶下起身致意,那饱含深情的眼神和激动的泪水,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英雄啊,党组织没有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