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资源共享 校企共赢
河南理工大学河流保护宣讲团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市实验小学与新疆一小学 开展班级联谊活动
“低进高出”看市道清中学
解放区环南一小 获全国新教育大奖
马村工小党支部 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源共享 校企共赢
——我市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实践之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19日上午,在孟州市职教中心和中原内配共同投资建设的车间内,工人正在检测缸套是否合格。 本报记者 丁 垒 摄
 
   

  本报记者 丁 垒

  7月19日上午,在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内配)缸套七厂车间内,各类机器马力全开,每条生产线上分别有两名工人负责监视机器运行,两名工人在检测生产出的缸套是否合格,其他工作如把缸套毛坯放在生产线上、把检测合格的缸套装箱运走,都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电脑程序由机器完成。

  如此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是2017年由孟州市职教中心和中原内配共同投资建设的,学校出资350万元、企业出资800万元。这个生产车间,是孟州市职教中心的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这个生产车间和中原内配的其他生产车间一样,完全用于企业生产。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既可以让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提升生产技能,又可以让企业用来生产,创造效益,这是孟州市职教中心和中原内配校企合作的内容之一。

  据孟州市职教中心校长郭旭东介绍,他们和中原内配合作育人从2008年就开始了,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

  双方合作的方式之一是中原内配在孟州市职教中心开设冠名班,学校按照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冠名班实训课老师,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完成学业,还要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期满合格的学生被公司正式录用。

  此外,孟州市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学生,从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下学期,也要轮流到中原内配接受实训,每个班接受实训的时间为一个半月。每个班实训开始前,学校会召开学生动员会、家长动员会,动员学生积极去企业接受实训。实训开始前3天,学校会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训期间,学生每天上完早自习、吃完早饭,乘坐中原内配提供的大巴进入企业,中午在企业吃饭,下午再乘坐大巴赶回学校吃饭、上晚自习、住宿。学生白天在企业实习,学校利用早晚自习讲授文化课、专业课,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学生实训结束后,学校还会组织实习报告会,表彰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让学生代表向全校师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讲述自己的实习感受。“让参加实习的学生回来谈感受,是对企业的一种宣传,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加实习。”郭旭东说。

  据中原内配人力资源部总监熊晓华介绍,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还要接受企业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生产操作规范等方面。培训结束后,学生开始进入车间,在企业技术骨干的带领下观摩、学习,最后才是上岗实习。

  学生实训期间,学校会安排带队老师随学生一同进入企业,一方面协助企业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进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管理、市场需求,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008年,在中原内配建厂50周年的时候,企业领导层决定把原计划用于组织庆祝活动的20万元捐给孟州市职教中心,用来奖励该校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2017年,孟州市职教中心把价值350万元的8台FTC-450数控机床运到了中原内配厂区内,和中原内配一起建成了多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在中原内配建成自己的培训中心之前,他们开展员工培训,都在孟州市职教中心进行。

  回顾双方10多年来的合作,熊晓华说,中原内配得到了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不但中原内配冠名班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中原内配工作,孟州市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学生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成为中原内配的员工,他们为中原内配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据介绍,中原内配目前有员工4000人,其中约十分之一是孟州市职教中心的毕业生。“现在我们公司的许多管理干部、技术骨干都是孟州市职教中心的毕业生,比如缸套四厂厂长郭荣磊、轴瓦公司副总经理苏洪涛。”熊晓华说,“他们的年收入一般在12万元到15万元。”

  今年2月份,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孟州市职教中心和中原内配作为试点单位签署了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承担培育学徒责任的“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招生、“双元”教学、“双元”评价,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了。“我们之前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是学校根据办学需要进行的探索,现在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进行产教融合,沿着‘双元’育人模式坚定走下去。”郭旭东说。据介绍,自2009年以来,孟州市职教中心每年大约有1000名毕业生,其中80%都在焦作本地就业,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据了解,孟州市职教中心和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也在合作开展“双元”育人模式,每年都组织学生去该公司顶岗实习,在提升学生实战技能的同时也帮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孟州市还有一些企业,比如河南御捷时代汽车有限公司、领途汽车有限公司孟州分公司看到了“双元”育人模式可以让学校和企业在设备、技术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和企业成本后,正在积极与孟州市职教中心洽谈,想和学校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

  “据我们了解,不只是在孟州市,现在在全市很多地方,企业都希望和职业学校合作开展产教融合。这说明市委、市政府倡导的‘双元’育人模式对于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很有好处,企业也很欢迎。这也更坚定了我们持续下大力气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的信心,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办好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贡献。”市教育局副调研员张新有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