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也许你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3年后,你成为我最正确的选择。”这是近日市道清中学一名小学联考242分、在市直初中新生中排名第825名,今年顺利考上焦作一中的学生对母校的告白。
从7月13日开始,市道清中学接连收到学生家长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以此来感谢学校老师通过辛勤培育把孩子送进理想的高中。
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市道清中学共有184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过焦作一中统招线5人、过分配生线30人,过市第十一中学统招线32人、过分配生线47人。该校教师王中玲所带班级的学生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82%、市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100%;教师张曼所带班级的学生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62%、市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100%。“低进高出”的现象再一次在市道清中学出现。
逆袭背后的故事
王中玲班上的学生党承烨,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了627.3分;张曼班上的学生张瀚澄考了606.5分,这两名学生都顺利被焦作一中录取。
而在2016年入校时,党承烨在市直初中新生中排名第825、张瀚澄排名第598。经过3年的学习,从一个“成绩一般般”的学生变成全校第二名,党承烨说,一方面源于自己身上的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感谢王中玲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
除了学生外,感谢学校老师的还有学生家长。党承烨的家长在送给市道清中学的感谢信中说:“感谢孩子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王中玲,她不仅课讲得好,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每天她比学生们去得都早,走得最晚;王老师三年如一日坚持放弃午休给孩子们上课,在中考前夕,王老师看孩子们学习紧张,又怕孩子们饿着,经常准备很多吃的,给需要加餐的孩子……英语老师白姜利因教学水平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们在考场上更好发挥,白老师在考前为学生购买了考试所需的文具,考虑得比我们家长还周到。语文老师张睿不仅课讲得好,人也特别好,经常找孩子谈心……我们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无私付出,你们真的是燃烧了自己,为孩子们照亮了人生前进的道路。”
其他几名被焦作一中录取的学生在分析自己能在中招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的原因时,也都特别提到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老师的认真负责。
目标明确的精细管理
在市道清中学党支部书记刘建中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摞摞工作记录表,这些都是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或每周的工作记录。在教务处工作人员卢红的一张检查记录表上,记者看到从7时到18时30分,她的工作内容包括39小项,其中既有到校后打扫卫生、检查早读,也有每节课检查教师上课到岗、课堂纪律、抬头率等,还有备课、批改作业、教研等项目。同时,作为班主任,她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名后勤人员的工作记录表上也详细记录了几点几分检查楼道卫生、厕所卫生等。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保障教学,全力服务好老师和学生,市道清中学实行精细化管理,从抓领导班子建设到促进教师成长,从抓课堂效率到开展社团活动,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被分解成了一项一项的任务。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从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后勤人员,每天都按程序开展工作,几点几分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工作都很明确。“比如,从今年开始,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把课堂抬头率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考核中,并安排专人检查,发现学生有不认真听讲的现象,即时提醒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刘建中说。
在班级管理上,市道清中学采取的是每班30人左右的小班制,这样可以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如果学生成绩下降了,任课老师就会马上帮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能拼又有爱的老师
学生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市道清中学有一批认真负责的老师,让许多学生心存感恩,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这所学校。
张瀚澄说,他十分感激张曼老师。“进入九年级之后,张老师几乎每天中午都没有回家吃过饭,每天晚上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张瀚澄说,“我们很多同学的微信朋友圈都对张老师开放,我们都觉得她就像一位心地善良的姐姐,如果不考出好成绩,就会觉得对不起张老师。”
教九年级英语的白姜利老师,也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教学方式也特别灵活。她在课堂上用到的例句和学生们喜欢的明星、熟悉的游戏有关;她外出学习时,会把自己在地铁上、街道上看到的英语拍成视频,再配上自己的讲解,发到班级的英语学习微信群里,让学生感觉到英语无处不在。
语文老师张睿则注重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学到诗歌时,她会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同时她还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内容包括国学知识、满分作文、名家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此外,张睿还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共同提升语文成绩。
在王中玲的数学课上,从公式定理等知识点到每个知识点可能会怎么考查,她都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梳理,让学生学起来条理特别清晰。
“我曾亲眼见过许多次,有老师想在下午上课前进班辅导学生,但一进班,发现其他科的老师已经在辅导了。这个时候,两个老师会相互谦让,让科目成绩相对较弱的老师为学生进行辅导。”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鹿丽丽说。每一位老师都想让学生的成绩更好一些,或许这就是市道清中学能创造“低进高出”奇迹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