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日前,在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修武县西村乡黑岩村,30多名来自该县王屯乡的党员干部在宣誓墙前肃立,誓言铮铮。
黑岩村是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诞生地,红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党史、村史、老建筑、老物件等资源,运用美学理念对修博武中心县委旧址、便民服务中心、村史馆、党员活动室、宣誓墙等村级阵地进行统一设计,建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阵地。
“以前只知道黑岩村是省级贫困村,没想到现在不但建起了红色教育基地,还将村内的老窑洞进行修复发展民宿旅游,这变化可真不小!”王屯乡党委委员薛谦感慨地说。
大家一路走、一路看,每到一处,村里的妇女主任柴秋梅都会进行详细讲解。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老物件、每一份文献,都吸引大家驻足观看,听了老一辈革命战士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大家都满怀崇敬、备受激励。
如何让红色文化“美”起来?黑岩村作为修武县的党建美学试点,在建筑外观设计、室内改造、导视系统、延展设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很多设计都别具匠心,特别是用剪纸艺术刻画的雷锋、焦裕禄等人物形象,非常生动,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一位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说道。
“自从村里建起了红色教育阵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有些到附近景区旅游的游客也专程到这里游览。黑岩村总共400多口人,去年以来咱们红色教育基地接待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柴秋梅说,“咱们还为大家提供了忆苦思甜饭、戎装体验等服务项目,一方面满足来客需求,提升参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黑岩村发展红色旅游渐入佳境,融入美学理念修复的7个老窑洞也有了模样,激活红色文化带来乡村嬗变,放眼未来,黑岩村的振兴指日可待。
(范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