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以来,市图书馆门前可谓门庭若市,到图书馆消暑读书已然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风尚。7月20日7时30分,记者在市图书馆门前看到两条队各排了10余米。为了缩短市民的排队时间,市图书馆已将工作时间前移。然而,以调整工作时间的方式缓解排队压力,似乎并不是长久之计。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河北白帆:图书馆前排长龙,消暑阅读更从容;人性服务很便民,读者满意有掌声。
@一更时分:利用科技力量推广智能服务,减少人工操作,或许能缩短大家的排队时间。
@等候5608:希望市图书馆领导根据实现情况查找深层次原因,做好管理工作,全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南野遗民:市图书馆门前排长队是好现象!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我建议相关部门多搭建阅读平台,积极拓宽借阅渠道,全力缓解排队压力。
@雨中漫步3A:进馆读书排长队,大好时光被浪费;管理举措要完善,消暑阅读会更美。
@奥特曼小豆豆豆:可以考虑打造全天24小时自助借阅图书馆,尽量在不同时间段将读者分流。
@心之樊笼: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全市范围内多开放一些纳凉读书点。比如,社区可以利用空闲房间设置纳凉读书点,为广大市民打造家门口的便利图书馆。
@朝楚暮秦_75075:利用人防工程开展“文化消暑”活动,或许能有效缓解市图书馆的排队压力,满足广大市民的读书需求。
@刚柔v:我建议采取预约借阅的方式缓解借阅高峰期的排队压力。具体而言,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存书数量、座位数量等实际情况,推出网上预约借阅服务,这样有助于读者合理安排时间,减轻排队压力,让市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化作读者的无限快乐。
【下期话题】
先救人还是先报警?
近日,北京市南四环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从视频来看,两车追尾后,前车司机下车便开始打电话。此时后车并未起火,只是车头不断冒出白烟。直到火光冲天而起,前车司机才想起施救,忙着与路人一起拿灭火器灭火,但为时已晚,大火瞬间吞没了整个车身。很多网友震惊于前车司机执着报警,更为后车两人死亡感到惋惜。也有网友认为,前车司机下车后没有及时救人,或许是不知道如何施救,只能选择报警求助。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