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百无聊赖,我收拾长枪短炮,欲上山去拍风光照。表弟不屑地说,山上有什么可拍的?下午领你去拍沙河秀色。
沙河秀色?我有点懵懂。焦作是山水城市,风光俱佳,此言不虚。但要说城南沙河,它还真当不起“秀色”二字。印象里所谓的沙河,其实只是一个不大的水坑。没有空调的年代,酷暑难耐,会约几个朋友骑自行车到郊外,跳到沙河里洗洗澡。两端河道干涸,如僵蛇横卧,杂草纠结,鼠兔乱窜。说它是“河”,已经抬举它了。
表弟说那是老黄历了。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开工两年来,已经完成项目投资15亿元,疏通了上游水源,新建了5座景观拦河大坝,已经形成了绵绵10公里长、250米宽的景观水面,生态水面达到2500亩。上级领导到焦作视察,都要上大沙河去看看。现在主体工程已大体完工,很快就要向市民开放。让我先睹为快,是想借用我的镜头为沙河美景作个宣传。表弟在水利部门上班,他负责一些标段的施工监管。
午饭后稍事休息,表弟开车上路。沿迎宾大道一路南行,到沙河桥头折而向西。傍路停车,林荫蔽日。行不数步,满眼秀色扑眼来,顿时惊呆。
这怎么会是大沙河?这哪里还像大沙河!一河碧波,如闪光的缎子,在六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河面开阔,绿荫匝地,站在大堤上顺流东看,微风拂起层层涟漪,如一川流动的玻璃浆液。又像欧洲少女闪烁的星眸,盈盈欲语。远处一桥横卧,如浮出碧波之上,白色桥体在夕阳映照下分外醒目。逆着阳光西望,满河耀金,辉光射目。细碎的光影在浪尖上跳动,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让人在意乱情迷中忘怀俗世。
这才是理想中的城市河流,城市的河流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平静,湛蓝,温润如玉,轻泛波光。我曾有幸乘舟,欣赏巴黎塞纳河的浪漫夜景;也曾倚栏凝望,领略高原水城德令哈河的浪涛翻卷;还倚在兰州铁桥,目送奔腾黄河穿城而过。这些著名的城市河流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但从个人审美的角度来看,未免波翻浪涌,动静太大。只有眼前的沙河,沉稳笃定,从容不迫,一如这座中原城市不骄不躁的性格。
引黄渠入口地势平坦,视线开阔,是一个很好的广角平台。在梧桐树的浓荫下驻足,轻舒望眼,一条大坝横亘,拦出一片广阔的水面。成群的野鸭和黑水鸡,自由自在地游弋,游到近岸处,好像故意为游人表演似的,在水里翻跟头,拿大顶,尽情嬉戏。游走时拖起V形的波纹,戏水时荡起圆环的涟漪。两只长翅鸥鸟在高处盘旋,有时会像直升机一样在高处悬停,然后突然俯冲,直扑水面,衔起一条小鱼,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河心岛上绿树成荫,几只白鹭在水边高蹈阔步。白鹭是极有灵性的水禽,也是诗人最喜欢选用的意象。它特有的长颈、细腿、高洁的形象尤其招人喜爱。我试着向水边靠近,想近距离拍摄它的高雅气质,但它似乎发现了我的企图,轻展双翼,掠过水面,在我的镜头中飞走了。
表弟对我的失算有点幸灾乐祸,他指着远处林木蓊郁的一片树影安慰我,那里专门为这沙河精灵建造了白鹭岛。自从2018年大沙河生态改造工程启动以来,这些泽国仙子便集聚沿岸,栖息杂树,越来越多。林业部门有个最新的统计,栖息在沙河沿岸的白鹭总数已达300多只。为了让这些精灵安居无忧,就在濒河公园水面宽阔的地方辟出50多亩坡地,遍种林木,专门营造了一个鹭岛。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这一苏轼名句我常有小小的遗憾,总感到用鸭来和春江相匹配,画面显然违和,毕竟鸭子粗笨的形态缺乏白鹭的气质。但要说“沙河水清鹭先知”却是名实相符。人类逐水而居的天性,其实与白鹭步调一致,尺码相同。大沙河生态改造行将完工,即有白鹭成群而至,这是对生态治理的认可,是对环境质量的肯定。沙鸥翔集,鳞潜羽翔,如同在焦作的生态治理成绩单上签字盖章,它其实比任何虚张声势的宣传都更具说服力。我对建造白鹭岛的构想很感兴趣。城市水景绝不仅仅是山明水秀,天光云影,更要体现一种人文精神、自然情怀。沙河生态治理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对白鹭栖息的人文关怀,是现代城市文明最集中的体现。人类的善念应该施及所有的生灵,这一理念的确立,实在比大沙河治理本身更让人高兴。
林荫道南边几十亩姹紫嫣红,表弟说,这个景点名叫“四季花海”,一年四季,不同时令,都有应时花卉相继开放。春有芍药,夏有木槿,秋有万寿菊,冬有迎春花,多达几十种的各色鲜花把河岸装扮得千娇百媚。他指点着一簇簇的盛开向我介绍,絮状的树花叫紫薇,花期较长,在中原地区又叫百日红。那大红大绿的叫美人蕉,最适宜女士留影。高低错落之间那一大片花叫黄秋英,俨然一个当年女同桌的芳名。今春以来百日大旱,沿岸绿植土能生烟。为保证大面积的花海应时开放,管理人员费尽了心力,吃尽了苦头。
表弟走向路边,指着河坡上一条条横陈的黑色细管,说那是绿化的节水喷灌系统。花木根部,绿草丛中,成千上万条这样的黑色胶管,如同毛细血管布满全堤。在今年久旱无雨的特大旱情中,维持了沙河两岸蜿蜒十几公里的林带和绿地花团锦簇,绿意盎然。
几个剪草的女工从坡下走来,到林荫下歇息。正是酷暑,光合作用在她们脸上晒出赤红的肤色,汗水顺着脸膛往下淌。经过攀谈,知道其中一个是温县黄庄人,离我的老家不远,无形中多了几分亲近。她性格爽快,拿起大号的水瓶仰脖直灌,喝的十分过瘾。我向她道了辛苦,她摆摆手说,干活累不死人,关键是心情舒畅。在这个环境中工作一年多了,剪草也好,浇水也好,自己感到赏心悦目,就不觉得太累。她指着坡下的草坪,带着几分自豪的语气说,自己工作的性质就是沙河美容师,剪过的草坪如同新郎官的发型,还能散发出淡淡的青草香味。这种香味最养人,最提神,嗅一嗅,闻一闻,让人精神百倍。
爽朗的性格,俏皮的比喻,夸张的手势,赢得几个女伴哈哈大笑,大家都说你干脆嫁给大沙河算了。她说那不行,再嫁就犯重婚了。说完,自己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没有笑,却不失时机把她们的欢乐摄入镜头。望着她们推着剪草机远去,我在想,千娇百媚的大沙河,固然有绿地芳草,名木奇花,但是离开了这些人的辛勤奉献和持续努力,终就是一片荒芜,缺乏生机。是这些人培植了大沙河的两岸美景,她们才是大沙河最美的花朵啊!
我们正沿着大堤缓缓前行,左前方树林里传来京剧唱腔。一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有板有眼,合辙押韵。尤其是那“山”字的行腔,曲折回环,竟能听出摇头晃脑的韵味。表弟说那位正在架水龙带的老人,是潢川县苗木基地的技术员,特别喜欢唱京戏。尤其是早晨上工和傍晚收工的时候,都要来上这一段,好像这一段唱词最能表现他劳作时的心情。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他身边,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停下行腔。无论表弟如何撺掇,坚决不肯再唱。他十分娴熟地把水龙带理顺架好,旋转阀门,细密的水线立即从水龙带无数针孔中喷出,交叉成X型射线,弥漫成濛濛水幕,在夕阳的余晖中炫彩生辉。
洒了水的路面湿淋淋的,消散了暑热,清风拂来,便觉有丝丝爽气。漫步十里长堤之上,如同穿行于林木的大观园中,如锥的雪松争高直指,如伞的悬铃木枝枝交柯,还有庄重的国槐,紫红的红叶李等等,分区分段,树种多样,夹出一条绿荫的长廊,总有一种变化的新鲜感扑面而来。如果你想换一种感觉,尽可以随时走下大堤,沿着曲折回环的亲水步道,鹅卵石、水草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沙河的水景设计既体现审美的意趣,也含有哲学的元素:“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景致在若即若离之间最为得趣。丛丛水草,点缀水边,随风摇曳,随着一圈圈涟漪扩散,激起无穷遐思。这水,这草,这环道,这波光,构成一种最为得体的水岸搭配,使大沙河具有一种易于亲近的家常境界。不像那种古老的城中河流,条石铺砌,崖岸直立,遍生青苔,湿淋淋老气横秋,没有一丝活气。
我们在一座废弃的节制闸前停下脚步。这是当年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首,在夕阳的余晖下,瓦灰色的水泥闸体宛若一位迟暮老者,面对新沙河的千顷碧波默然独坐,抚今追昔。这是生态治理工程特意保留下来的沙河沉迹,昏暗的闸体似乎残留着当年的标语,锈迹斑驳的启闭机关停了一段逝去的岁月。水闸前是一片三角形洼地,满地芦蒿因为不耐暑天的酷热早已焦枯,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另类。但我却喜欢这份残存的荒芜,更钦佩设计者的慧眼和匠心。现在是历史的延续,今天是昨天的传递。大沙河有意保留的这一份苍凉,无疑在今昔对比中增强了历史的沧桑感。这沟渠,这水闸,都是历史的目击证人,它在无声地提示你:别以为你看到的是荒芜,其实你看到的是丰收,四五十年前的丰收;别以为你穿行的是衰败,其实你穿行的是兴旺,四五十年前的兴旺;别以为你迈过的是沟坎,其实你迈过的是溪流,四五十年前的溪流;一渠蜿蜒,一路清波,滋润着城市郊外的万顷良田。而现在,远郊已经成为城区,方塘已经成为大河,水闸已经变成景观。历史的卷帙翻过,曾经的农耕文明转眼成为尘封的遗存。
斜晖脉脉,满河流金。有人从大堤那端披着夕阳走来,他们边走边说,指指点点。表弟告诉我,那是市领导带队例行督导,每半月一次,督导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把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建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一行人渐渐远去,我看到河坡上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子,八个红底黄字的标语非常醒目:精致工程,品质沙河。我忽然想到《论语》中的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啊!大沙河建设的参与者毫无疑问都是智者,包括我的表弟、温县豁达的老乡、还有那位唱京剧的潢川人,当然更有决策生态改造、实施沙河治理的市领导,他们的心胸、眼光和智慧,使一条当年的污水河在两年间发生了惊人巨变,成为风光宜人的城市景观,毫无疑问是当代智者。但我觉得他们更是仁者:“仁者,爱人也。”所有的人呕心沥血,竭忠尽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改造旧山河,建设绿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他们孜孜以求的,正是老百姓心中期待的愿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