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②)以问题为导向,对未办结和查否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导,特别是督办未办结的重要重信重访案件和中央纪委、省纪委交办督办的重大问题线索。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履行综合协调职责,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协调联动机制,收集汇总信访室、案管室移交的重点线索、重要案件和中央纪委、省纪委交办督办的重大问题线索,分类交由各联系监督检查室审核处置,并由市纪委监委领导包案督办,抓紧解决。同时,积极配合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扶贫领域问责相关问题情况进行调研,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为实施精准高效问责夯基筑路。
各县(市)区的县、乡两级纪委监委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政令畅通,确保摸底精准,确保整治到位。
从深山到平原,从农户到社区,都留下了纪检监察人员奔波的足迹。
坚守职责定位
下沉摸排线索
“没想到,俺住得这么偏远,纪委的领导还专门来俺村、到家里问问扶贫情况,听听俺村有没有侵犯群众利益的事,问得很仔细。”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马村村民李小玄、赵园园感慨地对记者说。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准确掌握线索是关键。多年来,形形色色的“微腐败”“巧隐形”“悄侵占”或大或小潜伏在群众身边,吞噬着村集体的“家底”,损害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着困难群众的获得感。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创新举报方式,拓宽线索收集渠道,通过发挥纪委信访室、案管室及村廉情监督员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巡察、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深入排查调查等渠道,及时掌握线索,推动问题解决,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的成效和变化。
早在去年1月份和7月份,市委就成立8个巡察组,通过“机动式+点穴式+访谈式”系列巡察,向脱贫攻坚亮出巡察利剑。“机动式”巡察中,巡察组共发现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深入、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落实不扎实4类19项280个问题。“点穴式”巡察中,仅5天时间,巡察组共深入55个乡镇、152个村、920个农户和107个扶贫项目工地开展走访调查,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和情况说明通知书51份,反馈问题560个,现场整改501个。“访谈式”巡察中,巡察组共发现市直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4类11项问题,向市委提出了加强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指导、强化行业部门间的市县乡系统内的三级联动、抓好行业部门脱贫攻坚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防范化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4项工作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了参考。
“沉,就要真正沉下去,不能靠听汇报、简单查阅资料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方法搜集线索。比如有的县是农业大县,农民较多,群众对法律法规、纪检监察职能不甚了解,一旦遇到问题就认为只有上访才能解决。而有些问题群众是迫于无奈、慑于某些威力,不敢张口,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沉到群众中间,和群众建立深厚的鱼水之情,让群众放开说、放心说,我们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市纪委对2016年至2019年3月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排查,澄清线索底数,建立专门台账,全市共排查问题线索359个。市纪委监委对未办结问题线索逐件进行挂牌督办,每周对办理情况进行统计,督促指导案件办理。截至发稿时,39件未办结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组织处理8人,全市已提前完成清零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处置机制,对2019年3月后新受理的问题线索,逐件编号登记,建立专项台账,及时分流处置,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高效处置问题
延伸监督触角
沁阳市柏香镇某村村民委员会原副主任、报账员吕某某,利用其协助镇政府从事该村农村危房改造审核、申报、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骗取危房改造资金29800元。经沁阳市法院判决,吕某某被判刑7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00000元,其余人员也得到了相应处理。
武陟县詹店镇某村村委会主任何某,因为把村小学栽培准备用来改造校舍的十几棵杨树砍伐后卖了3000元钱,没有入账,然后拿这笔款填埋学校里的一个大坑,被群众举报。镇监察专员办公室将线索反映到县纪委后,县纪委立即对何某作出通报批评、谈话教育处理,并责令退款。
……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严查快办,达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批、震慑一片的目的。
今年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在扶贫工作中有轻微违纪问题且主动交代说清的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批评教育引以为戒;对顶风违纪、边查边犯,尤其是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力、造成影响贻误战机的,坚决从严查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对受到诬告陷害的,及时为其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突出问题12起,处理16人,其中党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5人。
同时,市纪委监委加大公开通报曝光力度,利用焦作廉政网、清风焦作微信公众号、焦作日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通过在违纪人员所在单位或村民代表大会宣读处分决定、村宣传栏张贴典型案例通报等形式,营造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浓厚氛围。目前,市纪委已对一起扶贫工作履职不到位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
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市纪委监委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建立长效机制,延伸监督触角,建立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的监督网,让扶贫领域的“腐败小丑”无处遁形。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等政策要求落实情况,充分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优势,形成监督整体合力,实现对脱贫攻坚的经常监督、全程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四个“紧盯”,紧盯政策落实、资金拨付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紧盯危房改造、低保等重点领域,紧盯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重点人群,紧盯基层基础制度落实情况,确保日常监督重点突出、全面深入、不留死角。
坚持以案促改,建章立制狠抓整改。市纪委监委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发案单位,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问题,查找腐败风险点、作风不实源和制度机制漏洞,彻底整改问题、全面建章立制,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举一反三,形成长效。全市涉及扶贫领域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从近年来查处的234起扶贫案件中筛选典型案件,建立扶贫领域动态典型案例库,对照典型案例,精准剖析查摆,狠抓问题整改,推进建章立制,达到“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确保扶贫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为确保群众利益不再受到侵害,为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市纪委监委始终擦亮利剑,用火眼金睛扫描“微腐败”,用刚性的监督执纪手段,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强力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