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涵盖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与我区建设‘三区一极’的发展定位目标相同、目标一致。实践证明,开展‘四城联创’的过程,就是建设‘三区一极’的现实路径。”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家鹏在示范区“四城联创”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彰显了该区开展“四城联创”的自觉担当、主动作为。
集众智事无不成,聚合力业无不兴。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精神,紧盯创建目标,广泛发动群众,抓住重点难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
在示范区,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这样一群“四城联创”志愿者,上到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他们自发组成义工队,活跃在居民小区、街头巷尾、城市公园,哪里有卫生死角,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今年春节上班第一天,示范区领导与近千名干部群众齐聚大沙河,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完成植树总面积500亩。当月,近3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植树数量超过240万株;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示范区组织市民齐聚龙源湖广场,在“四城联创”的宣传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许下庄重的承诺。
“四城联创”在示范区凝聚起了克难攻坚的强大合力。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涉及示范区35个村、7000亩土地,示范区群策群力,按时交地,展现了全区干部的担当精神和群众的大局观;文苑街道、李万街道分别承担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40多个、20多个,两个街道干群同心,按时间节点完成征迁任务;“四城联创”,示范区措施具体、行动迅速,创建热潮席卷全区大地。
紧扣主线,实现“四城联创”重点突破
走进示范区建业·壹号城邦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亭令人眼前一亮。业主凭借二维码卡或手机APP便可实现自主投放、称重、积分、兑换商品功能。此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也是示范区紧扣主线、重点突破的工作缩影。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完善道路设施。示范区全年计划实施城区基础设施项目21个,上半年城市道路建设已完成投资8797万元。加强日常管护。按照“先吸、后冲、再洗扫”的作业模式进行冲洗、机扫、雾化降尘作业,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提升绿化景观。对辖区6条景观河3800米河道进行清淤,更换绿化带植物1.6万平方米,补植树木1.5万余棵,消除黄土裸露2285平方米。
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铺草坪、修步道。普济路新河桥至世纪路段位于城乡接合部,示范区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对接改造方案,投入400万元,将其打造成景观路。拆违建、清旱厕。示范区3个街道联合区城管、规划等部门,强力拆除南李万村、大北张村等难点村500平方米违章建筑,清除了多年顽疾;统一了农村户厕改造标准,农村户厕改造稳步推进,完成省定目标87%。清垃圾、先分类。探索城市垃圾分类,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的垃圾可实现全智能回收;城中村以李万街道耿作村为示范点,通过“三步法”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受到市里表彰。示范区上半年还投入380万元,保障全区农村生活垃圾运输体系有效运行,基本实现了“全域净、一眼净”。
强化长效机制,确保创建为民。严控规范经营秩序。采取定人、定岗、定责、错时上下班等工作机制,辖区694户沿街门店商户实施契约化管理。常态评比联合执法。定期组织开展“六小门店”比一比、评一评活动,建立快速处置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目前,下达执法文书6份,停业整改2家,拆除违法广告7处。持续升级农贸市场。在2017年改造的基础上,万鑫市场、芦堡市场全面升级。
内外兼修,同绘“四城联创”大美蓝图
7月27日,示范区党工委工作会议通过了《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把“四城联创”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紧密融合,为我市“四城联创”提供创新内涵和示范实践。
彰显品质城市。示范区以中原科创名城建设为引领,以“一城、两河(大沙河、蒋沟河)、四桥(山阳路、民主路、文汇路、凯旋路跨大沙河桥)、十园(沁泉湖、碧莲湖、大沙河节点公园以及中央公园等科创名城新规划公园)、五十路(金沙路、滨河路、文昌路、西经大道以及世纪路、神州路、黄河路、南洋路东西延伸工程等城市主次干道)”建设为重点,到2021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5.8平方米,公共用水普及率达99.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7%,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9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燃气普及率达98%,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建成区绿地率达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真正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区按照“东扩、南进、西控、北融、中改”的总体要求,统筹城镇规模、环境容量和空间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路网结构。跨过大沙河,搭建科创名城、经开区主路网框架。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实施城镇“一网供水”工程、管道燃气延伸工程,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建设公园城市。加快生态水系建设,谋划打造大沙河南部片区中央公园、两河环两湖等水系景观公园。打造城市道路景观亮点,做好城市游园绿地建设和城市立体绿化工作,到2021年规划建设10处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
加快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金沙、沁苑、沁泉湖、滨河、鑫河5个城中村改造社区建设项目,让城中村群众过上城市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围绕“四好农村路”打造亮点村落,围绕“四美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创新城市管理。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基础,推行“路长制”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城市管理创新工程、城市管理进步工程,全力服务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城联创”铸就美丽示范区梦想。展望未来,一幅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更美的大美示范区画卷必定向世人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