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37岁的马金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现在,他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我家住在市东方红广场附近,一天散步时遇到了停靠在广场上的采血车,就走上前献出了400毫升鲜血。”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马金民在一家公司工作,由于日常工作特别繁忙,再次参与无偿献血的事情也一再搁浅。他遗憾地说,这些年虽然经常想起,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直到去年7月份的一天,他的愿望再次得到实现。“在办事的路上,经过市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的爱心献血屋,心中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他说。于是,他走上前,让工作人员帮忙查询档案,发现10年前参加无偿献血的信息还在,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撸起袖子,毫不犹豫地又献出了400毫升鲜血。
“参与无偿献血很有意义,也很光荣。”近日,在市东方红广场爱心献血屋参与无偿献血的马金民对记者说。这次,他带着上大学的女儿一起来的。他想让女儿了解无偿献血,鼓励她也参与其中,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为马金民采完血后,他坐在旁边的休息区和女儿聊天。“爸爸是我的榜样,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当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奉献爱心,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马金民的女儿说。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