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钰璐)7月26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全市健康扶贫和医养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调研活动的整改和医养中心建设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吉喜在会议上强调,健康扶贫和医养中心建设工作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务求标本兼治,聚焦目标任务,加快工作落实。
会议通报了我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调研情况、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上半年健康扶贫工作主要指标考核情况,安排部署了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专项督查巡查工作。会上,有脱贫攻坚任务的8个县(市)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上半年健康扶贫工作、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调研活动的整改情况和医养中心建设情况。
听取汇报后,杨吉喜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强力推进健康扶贫和医养中心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健康扶贫和医养中心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是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重要举措,这些工作容不得半点瑕疵。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提升政治站位,把这些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实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落实。
杨吉喜分析了当前我市健康扶贫和医养中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说,健康扶贫的服务质量,反映的是制度是否健全、抓工作的精细程度是否到位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台账,列出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奖惩措施,迅速销号整改到位;要实行责任单位月自查、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月抽查制度,务求标本兼治,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医养中心建设速度慢、入住人员少、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反映出一些同志思想不够解放、站位不够高远的问题。我国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要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我市的情况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小、服务人员少,如何利用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其与县、市级医疗机构的互补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认识,结合服务人群实际,科学谋划,与时俱进,探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升级。
杨吉喜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加快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时不我待把工作抓实抓牢,落实到具体人,督促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标准,确保工作跟上节拍;要认真研究政策,深入开展调研,确定医养中心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人员标准,倒逼医养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高质量运营;要把健康扶贫“两化七免一促进”和“两定制兜底线”标准细化到各个环节,对标达标。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要保持清醒头脑,讲政治、讲规矩,坚持抓大事、抓统领,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举一反三狠抓整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