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不拿薪水、心系焦作建设的“编外团队”,这是一群脱下戎装却始终在为祖国与人民站岗的可爱之人。如今,他们退伍不褪军人本色,在新的战场重披战袍,以梦为马,助力焦作腾飞。
在2011年至2019年连续8年的时间里,这个退役军人群体一腔热血投身焦作建设,引资超过100亿元,为我市年创利税5000万元以上;他们把乡亲当亲人,满怀赤子心、热衷公益事,在雷锋团队里、在留守家庭中、在幸福院里,处处都有他们可爱可敬的身影。
谈及8年来始终不渝的忠诚与担当,这个退役军人群体的带头人、焦作军分区原司令员阚辉说:“脱下军装还是兵,我们只是换了战场展现军人风采。”
2011年年底,曾参与组织指挥1998年抗洪、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2008年汶川抗震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阚辉光荣退休了。然而,刚下“战场”,他又和许多战友一道,重新扛起了“枪”。
2012年,这支自发形成、心系焦作发展的“编外团队”打响了退役后的“第一仗”。他们成功引进总投资约25亿元的奇瑞汽车发动机项目,引领我市建成一个以奇瑞发动机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接着又穿针引线,持续发力,引入鸿运国际商城、寰慧热力等一批重点项目扎根我市,这三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
2017年,这支“队伍”开拔我市脱贫攻坚战场,10余名退役干部、退役士兵共同注册的焦作辉创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马村区,并在该区待王街道建设了我市首个“光伏小镇”。之后,他们又在孟州市、温县、沁阳市、博爱县为农村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安装光伏电站。这一项目可以在连续20年时间内,帮农家每户每年增收600元。据测算,这一项目每年可为我市节约标准煤196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0吨,减少碳粉尘排放量1630吨。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这个群体的病退军人李伟。2017年病退后,李伟几经波折,自掏腰包近100万元,希望在我市打造一个全省一流的国防教育基地。为了这个梦想,他几乎贡献了所有精力和金钱。他说:“一日当兵,一辈子是兵。我人虽离开了部队,心却离不了。”
群体成员王光田亦如此。2015年退休后,他自觉担起重责,目前正为中站区某天然气项目落地四处奔波。没有人要求他为此消耗时间、精力、金钱,可他干劲十足,自掏腰包内引外联,只为好项目尽快落地、造福一方。
没有深情,何来无怨无悔?连续8年,为了更高质量地服务焦作建设,做到有的放矢,这支“编外团队”每年都要更新一次焦作招商引资项目名单,而且其核心成员人手一份;连续8年,他们每月都会定期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雷打不动。
老首长阚辉时常说:“虽然我们脱下了军装,但队伍不能散,脑袋瓜不能散。再学习、再创业、再作为,时刻准备为焦作发展展现军人风采。”
谈及这个退役军人群体,市追梦公益爱心会会长杨常珍心中满是感激。她说,2015年1月,市追梦公益爱心会正式成立。
当时的“追梦公益”资源少、人员少、活动少,是个非常松散、弱小的公益组织。一次偶然的机会,阚辉了解了“追梦公益”,便很快带领团队加入进来,使得“追梦公益”力量迅速壮大。他还牵头组织策划了多次活动,促使“追梦公益”项目与政府社会救助项目成功对接。
去年年底,阚辉又带领100多名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打包”进入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并在协会中成立了“老兵雷锋团”。今年3月,“老兵雷锋团”在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种下300余棵扶贫树。时逢干旱,树木难长,“老兵雷锋团”拿出部队作风,不怕艰苦,每隔几天便拉水上山浇树,终于使树木成活率过半。同时,“老兵雷锋团”积极引入光伏扶贫项目,帮助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等多个村庄脱贫致富。
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会长许琳娟说:“我们协会现在大概有500多名退役军人,他们在协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是一支永不褪色的雷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