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星期日,绵绵细雨滋润着马村大地。马村区委书记宗家桢冒雨进乡村、入基层、访民情、话脱贫。
车辆在村道上平稳行驶了约20分钟,到达督导的第一站——演马街道山后村。与以往不同的是,雨水冲刷过的村庄,少了泥泞,多了青绿,满眼的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在该村刚刚建成的村卫生室前,宗家桢一行驻足察看。“新的卫生室还有什么困难吗?”宗家桢边问边往里走,“这冬冷夏热,必须得安装空调,相关单位和街道要协调帮助解决,各种设施要尽快到位,使卫生室尽快启用。”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在演马街道山后村,安阳城街道庞冯营村、山底村,待王街道义门村……宗家桢带领该区领导康春生、王峰、牛国胜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就脱贫攻坚工作萌发新思路,探讨新措施,提出新要求。
“村里共有多少人?建档立卡户多少?目前已脱贫多少人?村主要产业是什么?”在安阳城街道庞冯营村党员活动室,宗家桢刚落座,就发起一连串刨根问底式的发问。
“全村村民总户数310户143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6户189人,已脱贫42户177人,主要产业是转移就业、汽车运输、光伏发电、种植等。”宗家桢问得深入,驻村帮扶人员答得畅快。一问一答之中,凸显了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也显露出该区党员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信心与魄力。
“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来不得任何的花架子和形式主义,必须找准‘穷根’,真刀真枪、对症下药。”宗家桢说,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靶向助脱贫,从细处入手、向实处发力,各项工作举措都要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槌。“如今,村里基础条件改善了、农业产业发展了、环境设施完善了,群众持续增收的路子,一定要好好思考、好好谋划。”宗家桢语重心长地说。他表示,政策宣传要到位。要大力宣传解释好相关政策,让群众吃深吃透政策,教育激励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致富,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帮扶措施要到位。相关单位和街道要因地制宜,制订好个性化脱贫方案,生产和就业发展、低保兜底、医疗扶持等保障措施要跟上,与教育、卫生、供电、供水、交通等区域性脱贫相结合,确保脱贫取得实效。脱贫责任要到位。要落实好党政主体责任,确保脱贫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干部要落实好帮扶责任,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既扶贫又扶智;贫困户要担好个体责任,通过自力更生持续脱贫。总而言之,要举全区之力,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把贫困帽子摘下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扶贫工作需要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更需要力所能及的“润物细无声”。只要马村区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力,细致入微的工作再具体一点、更深入一步,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