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产经观察丨视觉新闻 上一版3
行业第一创新来
光伏发电照亮秦伊村脱贫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伏天,晒伏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伏天,晒伏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清化姜,因味道鲜美、辛辣宜口的调味作用和抗寒、健胃、发汗、祛病的药疗健康保健功效,备受关注。而由清化姜衍生的晒伏姜也久负盛名。 晒伏姜,顾名思义,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晒姜。 8月3日,今年中伏的第十一天,为一探晒伏姜的奥秘,记者走进博爱县老农家庭农场。 踏进晒伏姜的玻璃房内,清化姜浓郁辛辣的馨香扑鼻而来。室外温度35℃,而室内的温度已将近50℃。100多个装着姜汁的搪瓷盘整齐排列摆放晾晒,这就是晒伏姜。 今年86岁的毕光清老人正在搅拌浓姜汁,这样娴熟的操作老人已干了一辈子,她每年都要晒伏姜。 据毕光清老人讲,每年大暑过后,进入伏天,博爱县月山镇上庄村、花园村、下期城村一带的姜农都会把老姜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在太阳下晾晒,街头房顶到处都在晒,待姜汁成分和红糖充分融合后食用,这样对老寒胃、伤风咳嗽有温暖保健的奇特功效。 “伏姜有这么多的好处,可如今加工炮制的人却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晒伏姜工艺有可能消失。”今年84岁的张习广老人很是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清化姜种植面积小、深加工烦琐周期长,且没有形成规模实现产业化。 如何把清化姜生姜温性的特性通过晒伏姜的方法发挥到极致,记者现场电话采访了河南省科学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的张海燕博士,她多次到花园村实地考察研究清化姜的季节区域种植优势,对传统晒伏姜的药理特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晒伏姜的加工场地、储存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等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可喜的是,2009年,清化姜种植及加工收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8月,农业部批准对“清化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图① 博爱县老农家庭农场的张文军(左一)建起了封闭的玻璃温室晒伏姜。晒伏姜的周期为13天。图② 收获老姜。

  图③ 新鲜的清化老姜和优质的红糖。图④ 毕光清(右一)老人在搅拌晒伏姜。图⑤ 张文军在观测湿度、温度为晒伏姜积累数据。图⑥ 碧绿的姜田,空气中都弥漫着阵阵淡雅的姜香。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