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焦娇)8月1日上午,市妇联主席宫卫红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深入山阳区,就“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培育情况进行调研。市妇联副主席王海玲、杨鹏杰一同调研。
在艳阳天喜宴酒店,宫卫红听取了酒店负责人对酒店运行、员工收入、“妇女之家”建设等情况的介绍,希望酒店规范实体“妇女之家”建设,寻找一个合适的活动场所,使妇女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让员工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同时坚持党建带妇建,注重发挥“巧媳妇”工程和“妇女之家”凝聚妇女、引领妇女、服务妇女的作用,全面筑牢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
随后,宫卫红来到新城街道苏蔺村的冬枣园和墙北村的草莓园以及中星街道上马村的星辉家庭农场,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销售收入、辐射带动周边妇女就业等情况,要求大力实施“巧媳妇”工程建设,带动妇女创业创新,最大限度调动妇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她们生活有盼头、事业有奔头。
调研中,宫卫红指出,“巧媳妇”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脱贫工程,各级妇联组织要加大“巧媳妇”工程扩面增容,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产业优势,深入挖掘企业和能人,把适合妇女居家就业的项目全部纳入“巧媳妇”工程来推动发展,努力推动“巧媳妇”工程向城区延伸;要紧盯贫困乡村、贫困妇女,突出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培育发展“巧媳妇”工程和项目点,力争实现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妇女创业就业全覆盖;要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更多特色和亮点,全面推进“巧媳妇”工程提档升级增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市妇联结合各县(市)区特色产业优势和妇女群众需求,与市扶贫办、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结合,以实施“巧媳妇”工程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巾帼脱贫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着力推动“巧媳妇”工程向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种植养殖、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拓展,促进农村妇女就近就地居家灵活就业。去年,全市共培育各类“巧媳妇”创业就业基地100余个,培训“巧媳妇”5000余人,帮助2000余名妇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