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温县上下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深度挖掘优势产业的潜力,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精准发力拔穷根,让贫困户实现了致富有产业、就业有保障、增收有门路。
筑牢农业产业扶贫主阵地
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温县小麦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温麦系列良种畅销黄淮海地区8个省区,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超百亿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温县立足“小麦之乡”优势,以平安种业、温粮种业种子繁育基地为引领,实施以“种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模式,发展小麦种子繁育基地30万亩,带动2516户贫困户增收。
近年来,温县铁棍山药美名在外,全县集中连片建成“四大怀药”标准化示范园区1万亩,同仁堂、宛西制药、金陵药业等知名药企均在该县建有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温县立足这一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增强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怀药产业扶贫中,温县主要创新三种扶贫模式:一是保护价分级收购模式。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分级收购。二是怀药园区零费用入驻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怀药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贫困户认领地块,零费用开展怀药种植。在这里,企业免收贫困户地租,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农资,免费提供全程标准化技术指导,负责产品回收。产品回收后,企业扣除地租、农资等费用,剩余利润全部返还贫困户。三是务工增收模式。怀药企业累计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42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同时,还有3000余名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能够在这些怀药企业或者相关生产环节进行季节性零散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约5000元。
打造太极拳产业扶贫主渠道
素有“太极拳发源地”美称的温县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太极文化气息,上至耄耋老者,下至虎头虎脑的娃娃,都喜欢太极拳。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太极文化同样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温县依托陈家沟景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的新路子,采取受让返租陈家沟景区核心资产的方式,将610万元折股量化给23个贫困村和228户深度贫困户,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该县发挥陈家沟景区在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景区服务、商业店铺、手工作坊、工程建设等领域创造就业岗位。目前,有17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在景区实现稳定就业,全部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输血”不如“造血”,让贫困户就业靠自己的骨头长肉才是帮扶的关键。该县紧紧把握太极镇项目的发展机遇,采取“武校(景区、门店)+贫困户”的带动脱贫机制和“务工带动+资产收益+产业辐射”的帮扶模式,搭建以发展旅游观光、武术培训、康体养生、文创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扶贫产业架构,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温县赵堡镇政府积极组织该镇50多个家庭拳馆免费向贫困群众教授太极拳,目前已有2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太极拳培训后走上了教练岗位,并因此带动他们的家庭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