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核心理论基础——太极原理没有任何唯心和玄幻的色彩。因为太极原理是华夏先贤为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万物生成、存在、发展变化规律而构建的一套逐步精进的认识模式。”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学院副教授刘亚杰在授课时说。
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激发身体潜能为方式,以御敌和怡志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汉族传统拳术。它有着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练习手段和方法。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他说。
谈到太极原理对太极拳修炼的启示意义,刘亚杰表示,双向、对应、统一,这三个特点告诉我们,在太极拳习练中,正确做法是在练习任何一个劲力时,都要用自己的意念将该劲力以对立统一的双向缠丝螺旋的方式进行练习,只有这样练习才符合人体内能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也才能做到“八面支撑”。当习练者将自己的身体能量训练到比较高的境界时,其全身被合成一个能量,即实现太极拳训练追求的周身一体。
关于太极拳练什么,刘亚杰认为,精、气、神的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宇宙万物组成的基本能量观,先祖认为,“精气神”是万物存在、生长、发展的核心能量物质。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对方力量的大小和方向;二是检验习练者动作习练的水平和状态;三是通过互相“喂劲”,增大练习对身体的刺激程度,从而有效地激发人体潜能,为最终实现太极拳技击与养生的原始目的服务。
“要想练好太极推手的听劲,首先要习练者能够‘听到’自己身体内各种劲力的变化,然后才可能‘听出’对方身体的劲力变化。懂劲是太极拳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和境界。在长期推手训练的基础上,大脑对对方的劲力非常清晰,而且身体也可随着对方的劲力变化而自然地采用反击动作,即为懂劲。在习练境界中,习练者会有很多奇妙的身体感受和愉悦的精神享受。”刘亚杰说。
他认为,要练好懂劲,首先要练好听劲,这就要求太极拳习练者在习练太极拳和推手过程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习练的过程中要用心感知自己身体内的“能量变化”,这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练拳是知己功夫”的由来。具体的要求是习练者必须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劲力运行过程:“生于脚,发于腿,主宰与脊,最后形于手”。二是在推手练习中要注意与对方的接触面越小越好,最好形成一个点,这个点是对方力量的作用点。原理是接触面积越小,劲力方向的转换也就越灵活,同时也便于引化和控制对方的力量方向。当然这个“点”的获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和体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