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民宿业:高位起步还须持续发力
市民购买焦作旅游年票更方便
“一带一路”国家林业项目 开发官员研修班考察云台山
郑州市民游焦作门票优惠啦
为留守儿童敞开大门 太极圣地陈家沟获赞
山阳区启动山阳故城环境整治行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留守儿童敞开大门 太极圣地陈家沟获赞
本报记者 王爱红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杨露禅学拳处,孩子们认真跟随拳师习练太极拳。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为表达谢意,参加研学游的孩子向陈家沟景区赠送锦旗。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孩子们在争相体验搬铎石。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暑假来临,研学游火热,“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近日迎来一群特殊的游客。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来自一所特别的小学——焦作市第五中学小学部。这所学校6个年级学生加起来不足百人,人数最多的一个班也才13人。

  说他们特殊,还因为参加此次研学游的16个二至四年级小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的来自单亲家庭。多数孩子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甚至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生活困难,很少有机会让孩子走出家门参加夏令营。

  说他们特殊,还在于他们租不起两天2000多元的大巴,为节省经费,出行乘坐的4辆车不是老师的私家车,就是老师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面包车,奖状、奖品、急救箱里的药品也都是老师自掏腰包购买的。

  为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带他们探访家乡历史古迹、感受美丽焦作山水,邱静、李霞两名老师顶着烈日奔波于我市各个景区景点,竭尽全力为孩子们争取优惠的门票政策。当她们找到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宣传科科长原帅说明情况后,原帅立即向局领导汇报。该局局长王世谦不仅特批免门票,还免费提供讲解、观光车。

  让师生们感动的还不止这些。原帅自费为孩子们购买了铅笔、橡皮、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又联系当地经营太极服生意的爱心人士陈嘉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太极文化衫,联系王庭大酒店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午餐。这份意外的收获,让老师们动容,更让孩子们惊喜。他们将千言万语凝结在一面锦旗里,表达对陈家沟景区的谢意。

  穿上漂亮的太极文化衫,孩子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太极拳祖祠、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了解太极拳的历史传承,聆听太极拳名家故事。他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在本子上记着、写着。

  在杨露禅学拳处,十几名习拳者身着飘逸的太极服正在练拳,孩子们被眼前这一幕所吸引。观赏不如亲尝。在太极拳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练起了太极浑圆桩。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们一遍遍重复着屈膝、双手外翻、身前抱圆等动作。夏日炎炎,不少孩子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但大家都咬牙坚持着。

  “哪儿都不酸,就是腿疼。”

  “太极拳很有意思,就是有点累。”

  体验结束,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次亲密接触,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当“武林高手”的不易,更感受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

  “太极拳从焦作传播到全世界,老人、小孩都在练,还能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我觉得创造太极拳的陈王廷特别厉害,很了不起!”今年9岁的韩东恒满是钦佩地说。

  行走山阳大地,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广阔世界,用心感受大美怀川,收获的有知识、有成长,更有感动和暖暖的爱。然而,并不是所有景区景点都像陈家沟那样,为他们敞开方便之门。

  “像陈家沟这样对特殊群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景区太少了。”邱静感慨。

  在“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已成广泛共识的今天,景区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带来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还能增加景区的软实力和竞争力。由此看来,我市一些景区还需补齐社会责任这块短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