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②)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报纸等媒体,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的宣传力度,让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精神进入企业、进入寻常百姓家。
为严格工作标准,示范区将上级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作为政治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整改。
绿色引领 系统提升
示范区牢固树立大环保、大生态理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
推进森林城市建设。2018年7月以来,完成城市绿化面积29.7万平方米,南李万垃圾堆场变身小游园;建设县、乡公路绿色廊道60公里,种植苗木46万余株,绿化面积1850亩。
推进水生态建设。谋划实施了沁泉湖怀庆河、碧莲湖山阳河水系连通工程,目前沁泉湖工程东侧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加快建设。配合服务好李河瓮涧河黑臭水体整治、大沙河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7月20日,我市刚刚举行了大沙河五个节点公园的开园仪式,新增了景观水面1万亩、绿地5万亩。
推进产业结构改善。示范区的产业发展,重点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园区式的业态,重点招引高技术企业、高成长项目,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实际招商过程中,示范区严把项目入口关,凡是要求在环保上“开口子”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入驻。
推进能源结构改善。2018年完成“双替代”1.3万户,超市定任务1530户,完成比例113%。今年任务11479户,目前已确村确户并确定了招标代理公司,正在编制招标方案。4个洁净型煤配送网点已全部取消。村庄电网改造工程已开工7个村。乡村天然气气厨炊改造,累计铺设中压管道67公里、低压管道266公里,2018年完成7560户,今年任务4560户,现已完成1210户,累计通气8770户。
精准施策 组合攻坚
示范区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一是严格“控尘”。扎实开展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巡查落实及复工核查、渣土车运输专项执法检查、道路扬尘专项治理、全城清洁行动等活动,规范管理项目工地、渣土运输车辆、市政道路等,并视空气湿度,在城区主干道路实行不间断洒水降尘,路面常态化保湿。二是严格“控排”。严格执行VOCs行业差异化管控措施,努力做到一企一策、科学管控;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凡不达标的餐饮门店,一律停业整顿。三是严格“控煤”。完成辖区20吨锅炉拆改,取缔燃煤大灶等燃煤散烧设施,超额完成“双替代”任务。四是严格“控油”。对全区所有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进行“回头看”,开展油品质量检查行动。五是严格“控车”。在南海路增设汽车尾气自动监测点,开展重型货车尾气执法。六是严格“控烧”。实施全天候禁烧、全覆盖监管,大力宣传、巡查、管控。
碧水保卫战。一是以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认真落实河长制,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二是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水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确保输水干渠水质安全,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三是加强黑臭水体治理。投资850余万元,出动工程机械70余台,清理淤泥3万余立方米,基本消除市区黑臭水体。四是加强畜禽养殖治理,取缔搬迁沿河400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场146家。
净土保卫战。坚持“防、控、治”三位一体,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阳庙镇3个地块的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采样工作,并配合第三方机构对示范区11家重点行业企业进行了用地调查。同时,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初步调查,已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疑似污染地块进行采样检测工作;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39家,将30家企业纳入全省固废管理系统。同时,紧盯农村垃圾治理、户厕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半年,示范区在全市人居环境检查评比中,两次荣获第一名,一次获得第二名;农村户厕改造完成1.2户,12个村实现整村推进,改造进度82.2%,排名全市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