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焦作中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中医院举行第二届医师节 暨第一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
肌骨超声(焦作站)研讨会在市中医院召开
让患者远离疼痛 轻松生活
亲身体验 再说透灸
焦作名中医推荐
陈百顺:经方高手 仁心济世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中医院举行第二届医师节 暨第一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拜师仪式上,弟子向师承导师呈敬礼茶。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讯(记者朱传胜)为了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8月16日,市中医院举行第二届医师节暨第一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该院党委书记吕振普、院长成文烈及班子成员、师承老师、弟子及临床医生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仪式。拜师仪式由该院副院长宋胜利主持。

  中医药学历经千载而不衰,名医辈出、薪火相传,其中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重要形式。历代中医药名家独到的技术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长期跟师实践,通过朝夕临证,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弟子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缩短成长周期。《中医药法》对师承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了有关规定,进一步确立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拜师仪式开始前,该院副院长袁啸宣读了《焦作市中医院第一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名单》。

  拜师仪式在神圣而庄重的氛围中进行,师承导师带领学术继承人首先向医圣张仲景像行鞠躬礼。随后,宋汉秋、陈百顺、杨明军、赵金岭等12位导师分两批上台就座,17名学术继承人分别向师承导师行拜师礼,呈敬礼茶,奉上拜师贴。师承导师随后向17位继承人赠送拜师授徒证书和笔记本。

  “中医历史,悠久辉煌。神农采药,走访四方。皇帝问医,岐伯宣讲。扁鹊学医,问道长桑。医经学问,师徒发扬。承先启后,事业辉煌……”成文烈带领师承导师、学术继承人共同宣读《宣誓词》,一句句铮铮誓言,激励着新一代中医人脚踏实地、奋勇前行。

  学术传承人代表杨彪上台发言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及学习中将更好地继承、发扬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使中医学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共同创造医院辉煌灿烂的明天。

  指导老师代表赵金岭上台表示,中医成才的关键是要“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作为指导老师,一定会恪尽职守,向学生悉心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独到见解和技术专长,严格督促,使中医药事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最后,吕振普在讲话中指出,师承教育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希望老师与学生一起,用持之以恒的作风精修学术,用待之以诚的精神研讨交流,以取之以信的态度亲密相处,不仅要做他们学术上的老师,还要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典范。同时,他对学术继承人也提出几点期望:要勤奋学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多读、多看、多记,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独特诊疗经验,按照中医的思维,扎扎实实地学习,不辜负医院和导师的期望,努力成为知书达理、有继承创新精神的中医人才。要善于思考,真正领会导师治则治法的深刻内涵,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