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记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时好时坏,症状主要体现在右腿上,一直有着时断时续的麻凉感觉,不过,记者也一直没有太在意。昨天,记者在市中医院解放院区采访之余,去康复科小坐,说起自己的病症时,康复科主任杨明军突然说:“你上次不是报道过一次我们科开展的透灸吗,目前患者普遍反映良好。上次就说让你也亲身感受一下,可你一直没有时间。现在你的这个症状正适合透灸,干脆尝试一下。你以后要再给患者介绍透灸,不是更有发言权了吗?”说完,杨明军立即让医生杨银凯把记者带到艾灸室。
来到艾灸室,只见稍大房间的门口处摆放着一摞记者曾见过透灸用的灸箱,明显比上次采访时多了不少,而两个房间的7张治疗床已经满了,有患者正在治疗。负责艾灸室的护士告诉记者,现在接受艾灸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天来的患者都在40人左右,特别是每天上午,经常忙得不可开交。片刻之后,腾出床位,护士开始准备治疗。她先是将十支壮艾条点燃后,用镊子一个一个放到马鞍型的灸箱里,然后把木头盖子盖上。之后,让记者趴在治疗床上,将灸箱慢慢地放在记者的腰背部,再用毡布将灸箱遮盖严实。不一会,记者的腰背部就开始出现了热感。十几分钟之后,腰背部位明显有汗流出,汗珠轻轻地从后背滑落,痒痒的,像是小虫爬过一样。又过了十几分钟,有一股热麻的感觉沿着大腿后边向膝窝部位窜动,时有时无。而前腹部也开始发热,仿佛背部的艾灸热量穿透到了前边。之后,整个人浑身都开始发热,额头上不时渗出汗水。
这时,杨银凯走了进来,询问记者的感受。听了记者的描述后,他说,这种感觉是透灸的正常反映。另外,透灸之后,如果局部皮肤出现肌肉的跳动感或灸后局部有沉、重、舒适、胀痛等感觉以及有流水感,都属于正常。而透灸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艾灸,首先是艾灸的量,透灸的药量是一般艾灸的1~2倍,所以效果明显。这与平时用药一样,只有药量足够,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是时间,因为用药量大和特殊的灸箱设计,使得艾灸的时间也相对延长。第三是温度,这种灸箱有相对密闭的环境,可维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并能将艾烟集中控制在灸箱之内,这就使患者施灸的部位能更长久地保持均衡的热量,自然就能大大提高艾灸的疗效。
一个小时之后,记者结束了透灸,感觉浑身清爽。护士再三叮嘱,透灸之后毛孔张开,更容易受风寒,一定要让汗落落后再出去。
回到家中,记者右腿时断时续的麻凉感觉明显减轻。看来,透灸真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