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昔日破损严重的墙体被粉刷一新,并彩绘上制陶工艺、原陶瓷三厂厂史等,成为独具特色的“陶三往事”文化墙;杂乱的电线、通信线被重新归拢,以往空中的“蜘蛛网”不见踪影;私搭乱建的小煤球房被拆除之后,还居民更多舒适的生活空间……
“这几个月以来,我们院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不仅环境卫生好了,各项设施也在逐渐完善,让人感觉美美的。”8月22日下午,记者到该楼院采访时,在院内打牌休闲、纳凉聊天的居民纷纷聚拢过来吐露自己的心声。
陶三西家属院始建于1980年,是原陶瓷三厂职工家属楼。从这个家属建成就在此居住至今的李友坤说,他居住的楼房最初设计是职工宿舍,各项基础设施较为简陋,加之年久失修、企业破产没人管理等,造成后来的道路楼体破损、私搭乱建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等。
我市“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主管陶三西家属院的山阳区百间房街道富康社区,积极筹备资金,对家属院的道路、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今年5月,全市对口帮扶老旧楼院全面启动,明确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负责帮扶陶三西家属院后,该所积极主动与富康社区联系,对家属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并对家属院进行全面整治,形成了警地联手共创建的良好局面。
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所长杨英儒为第一责任人,所教导员刘元武亲自主抓此项工作,全体民警全员上阵,确保工作成效。“我们认真梳理了陶三西家属院需要帮扶的主要工作,制订详细整改计划,决定先从消除安全隐患入手,再分步进行整改。”杨英儒说。
在该家属院有几十米栏杆翻倒,居民从此过往有极大安全隐患,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就把此修复工作作为首要帮扶任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该所以单位电工为主,所领导及干警为辅,对翻倒的栏杆进行分割、加固、焊接。当时正值酷暑,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经过三四天奋战,此项工作完满完成。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居民看出来人家是真心来给大家办好事的,对后面开展的各项工作都积极配合。”富康社区党委书记李娟娟说。在清理堆放多年的垃圾时,居民送来水、端来西瓜;在拆除乱搭乱建的煤球房时,不管涉及谁家都积极主动配合;在美化街道文化墙时,居民不仅出主意想办法,还提供相关资料……
截至目前,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计划投入4万元整改资金已基本全部到位,将家属院内的垃圾池改为垃圾桶,将原有的卫生间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家属楼院的墙体粉刷美化,把所有家户的门窗安装了防蚊蝇窗纱,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居民的心坎上。“这些孩子们干活都可实在,三伏天也没停过,看着他们被汗水打湿的衣裳,俺们都有些心疼。”在此居住几十年的胥保平、李凤兰老人说起社区和帮扶单位的好赞不绝口。
付出总有回报。在山阳区对单位帮扶老旧楼院月度评比中,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三次获得先进单位。在给记者介绍帮扶工作时,刘元武指着众多获奖锦旗和感谢信铿锵饿有力地说,百姓的需求就是帮扶单位努力的方向,下一步要尽可能细化工作措施,让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