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强
“这只白鹭进食后会呕吐,这是咋回事?咋处理?”“根据白鹭的健康状态及症状,应为它补充水分和能量,应首先人工喂糖水、盐水,然后再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8月15日上午,市森林公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副站长吴洪勇在指导该站工作人员救助白鹭。平时沉默寡言的吴洪勇,谈起野生动植物救护工作滔滔不绝。
吴洪勇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结缘,还要从1997年说起。当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焦作林场工作。2002年,由于他在大学里学的是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专业,组织就安排他负责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2011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成立,他进入该站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同事们打趣地说,吴洪勇是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神”“奶爸”。
通过努力,新中国成立后焦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的多项空白,都被吴洪勇一一填补。在他的推动下,市森林公园百鸟苑建立了繁育场,开展了珍稀野生鸟类人工繁育研究,孔雀、雉、鸵鸟相继人工繁育成功。其中,他利用母鸡代孵孔雀繁殖的成功经验,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
最让吴洪勇开心的是,他于2003年至2008年间经过技术攻关,成功繁育了东方白鹳。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09年全世界的野生种群仅有约3000只。长期观察百鸟苑里的东方白鹳后,吴洪勇有了重要发现:筑巢能力差,是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的重要因素。
筑巢能力差没关系,吴洪勇来帮忙!吴洪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作出了人工辅助筑巢的决定。随后,他精心选择巢址并辅助筑巢,有了家的东方白鹳成功产卵。孵卵期间,他每天观察东方白鹳,记录其行为,并在第一时间观察到了雏鸟出壳。成功的喜悦,让他忘记了工作中的所有辛苦。
在他的带动下,百鸟苑工作人员还成功繁育了蓑羽鹤、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无论何时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吴洪勇都会在第一时间前去救治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在吴洪勇的带领下,该救助站已在全市累计救护了国家保护野生动物80余种共计1000余只。
谈到吴洪勇的敬业精神,同事们都竖大拇指。
“2014年的中秋节,我晚上跟着吴站长去马村区待王街道某个村子接一只被村民救助的普通鵟。我们23时到了村口,因为没有路灯,吴站长下车摸黑找到了村民家,带着受伤的普通鵟回站里时已经是深夜了。”同事高威威回忆说。
“有一年的冬天,吴站长因为忙工作,夜晚经常住在单位,由于他的妻子上夜班,没人带孩子,他就把两岁的女儿带到单位住。第二天清晨,他先带着女儿照料野生动物,然后才吃饭。”同事王颖谈起吴洪勇的事业心,由衷地敬佩。
“女儿不喜欢来森林公园看动物,可能是小时候的经历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吧……”吴洪勇语气里带着自责。
有苦涩也有快乐。在很多人看来辛苦单调的工作,吴洪勇却自得其乐。“其实,刚开始我也害怕野生动物,但时间长了就喜欢上了这些动物。动物都有灵性,和它们在一起是一种享受,看着动物们健康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吴洪勇说。
如今,通过吴洪勇的实践与宣传,越来越多市民认识到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救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能为焦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作贡献,我的大学就算没白念,自己的付出就有价值!”回望走过的路,吴洪勇很欣慰。
记者手记
“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工作很有意义、很有趣,我很享受这份工作!”这是吴洪勇工作这么多年的肺腑之言,朴实无华。
吴洪勇的微信名叫白燕子,跟工作有关。一个人关注什么,其感情就会在工作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当你真正热爱一种工作时,自然会全情投入其中。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享受工作的过程,就能收获人生的奖赏。守好一颗初心,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一个梦想,吴洪勇的人生是幸福的,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