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入焦作中旅银行25年,先后从事过前台操作、后台监督、部室管理、支行内部管理、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等工作,并多次参加行内、行外及市级的技术技能大赛,多次获得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根据总行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调整部署,她调至孟州支行任党支部书记、行长。她,就是乔艳玲。
一年多来,孟州支行从一个存款余额仅42238万元、公司条线企业客户仅有1户、贷款余额仅800万元、政府平台公司仅有1户、贷款余额仅7000余万元、零售条线的有效客户仅有6000余个的弱行,转变为各项存款时点余额87807万元、零售客户新增13000多户、I旅游卡新增6336张、VIP贵宾客户数新增420户、个人电子银行新增1045户、公司电子银行新增27户、新开立单位结算账户35户、在当地声名鹊起充满活力的县域支行。
爱岗敬业是“闯匠”
乔艳玲天生一股闯劲,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想要干得最好。2009年至2017年在中站支行任副行长、行长期间,她带领中站支行先后获得总行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市级青年文明号、中站区新长征突击队、中站区金融先进服务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其个人更是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从入职的5.8亿元上升至16.5亿元,赢利能力逐年增强,存款余额在全行排名居前。 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一股闯劲,领导将她安排到局面窘困的孟州支行,希望能打开一个新局面。
万事开头难。刚到孟州支行,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如何转变银政合作的僵局?如何提升中旅银行在当地的品牌效应?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这些都是乔艳玲反复思考的问题。 不服输的她硬是凭着执着的敬业精神,在两周时间内,通过与重要岗位的员工谈话、新老班子成员的沟通交流,多方面了解孟州支行的业务运行情况;通过支行的内部制度执行情况,了解问题的症结;通过对当地企业的走访,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拜访政府的领导,了解政银合作的需求;通过制定激励制度,解决员工眼前的顾虑;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家访,了解员工的动态。在与员工正式见面的第一次会议上,她对大家说:“面对支行现在的情况,我们没有喘息的机会,也不能喘息,因为机会不会等我们,稍纵即逝,我们只有拼命干,才能将支行的业绩做上去。” 乔艳玲勾画出孟州支行一个美好未来,也将所有员工的精气神牢牢地锁定在一个明确的目标上。
不拘一格是“能匠”
“越是有困难的事情,背后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乔艳玲一直用这句话为孟州支行员工打气。
面对与政府合作关系的修缮,结合《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融系统“我为孟州作贡献”竞赛活动方案》,乔艳玲积极对接政府重点融资项目,把孟州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债券业务当作银政合作的连心桥。很快,孟州支行在2018年6月拿到了总行的授信批复,取得了房管局同意孟州支行开立房屋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准入资格。目前,孟州支行已储备了快活林文旅项目、金玉良苑项目、建业·公园里项目的按揭业务,这将为孟州支行带来超10亿元的房屋预留监管资金流水。
随着政府重点融资项目的落地,乔艳玲又带领全行员工夺得了晶能电源的授信业务及孟州13000余名退休人员的代发工资业务。同时,随着房屋预售资监管账户的落地,还储备了孟州市退役军人3000多人补贴代发项目、化工镇拆迁补贴项目,这些都将为孟州支行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狠抓业务的同时,乔艳玲还组织员工开展以“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借此鼓励大家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号召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用专注的工匠精神,开辟孟州支行的新天地。
专注精细是“巧匠”
乔艳玲的工匠精神还体现在日常的“精细”中。
在费用管理方面,她在刚到孟州支行时就发现,安排员工采购普通的小额日常工作用品时,大家谁也不想垫付货款。乔艳玲对此采取即购即签即付的费用管理模式来消除大家的顾虑。之后,她大胆放权,让各条线负责人、客户经理、营业经理均有一定的支配权限,采取报备制执行,给相关管理人员一定的空间,并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新的费用管理办法,一下子使得内部管理面貌焕然一新。 在焦作中旅银行的形象塑造上,乔艳玲走遍孟州的大街小巷,寻找最佳宣传地段。然后,在孟州市主要路段安排路牌广告宣传,并利用孟州市政府的亮化工程,在繁华路口亮出中旅银行的营销标语,发放带中旅银行LOGO的雨伞……特色业务的办理、旅游特色的宣传、银政业务的合作等方方面面,在孟州市打造出属于中旅银行的特色口碑,荣获孟州市政府颁发的“我为孟州作贡献”活动的二等奖。
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工匠精神是一根标杆。乔艳玲正在用独树一帜的工匠精神,引领着孟州支行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