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之滨、丹水河畔的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沉寂多年,如今悄然苏醒。天气晴朗的初秋时节邂逅狮口村,绝对是一次美丽的遇见。
沿着新铺设的柏油路进村,只见路旁的梧桐树、枣树、柿树、桂花树迎风摇曳,夹道欢迎过往的行人;一处处扎着竹木篱笆的菜园内硕果累累,林园内草木葱茏,花园内成片的波斯菊迎着阳光绽放美丽。
走完大街逛小巷,狮口村的每一条小巷都令人流连忘返。洁白如新的墙面上,设计精美的“平语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宣传图文格外醒目;家家门口种植的树状月季、竹子、石榴,仿佛从墙上栩栩如生的画作中走出,相映成景。
站在狮口村大舞台前的广场上观望,南边,一处42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游园尽收眼底:一座亭台,一条回廊,几簇竹子,处处“党建红”。北边,一座两层楼房拔地而起,作为即将投用的狮口村党建服务综合体,这里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中心、综合调解室和阅览室、“爱心超市”等服务功能。
两年前,狮口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187户75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50户233人。如今,该村不仅脱贫摘帽,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睡狮”苏醒的奥妙何在?唤醒初心。市政府办公室驻狮口村第一书记张文东说,“市政府办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唤醒党员入党初心,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坚定全体党员履职尽责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村级发展基础;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创新方式手段,提升党组织影响力,通过一系列工作,狮口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成为全村凝心聚力的“吸铁石”、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火车头”。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唤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村坚持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决策聚民智、顺民意。
该村争取各类资金230万元,对主要街道和出村道路进行了“白改黑”拓宽改造,硬化改造了村内30余条背街小巷和2条田间生产路。
该村在全市率先开展旱厕水冲式改造,配套实施雨污分离工程,如今已全部竣工,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原来回家做顿饭得一个小时,现在用上天然气,十几分钟就够了!”今年1月1日用上天然气的村民宋霞喜不自禁地说。在狮口村,得益于燃气进村入户工程,已经有117户村民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新能源,还有171户村民受益于“双替代”工程免费装上了取暖空调。
如何为苏醒的狮口村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发展产业是不二之选。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论证,该村建成了大型标准化扶贫车间,购买了服装加工设备70余台。目前,扶贫车间和服装加工设备已经实现整体租赁经营,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6万元,可使全村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240元。
秋收在即,狮口村村旁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张文东说:“狮口村成立的醒狮农业发展公司流转土地540亩,今年预计实现粮食收入120余万元、利润18万元,其中20%用于贫困户分红,并安排10余名贫困人员在公司就业。”
在醒狮农业发展公司,7台大型农用机械整装待发迎三秋,一台日处理能力70吨的烘干机昂然矗立,为玉米安全入库保驾护航。
悄然苏醒的狮口村,正在积蓄能量,释放出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