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县番田镇白沟作村,乡亲们对种红薯、卖红薯的驻村第一书记范飞赞不绝口。
范飞戴着一副眼镜,长着一张“书生脸”,干起农活却一点不含糊。近日,记者在白沟作村采访时,见到了正在地里挖红薯的范飞。“这铁锨下挖的深度一定要把握好,一锨下去挖断了就卖不上好价钱了。”范飞忙得汗流浃背,还不忘跟身旁挖红薯的贫困户王贤叮嘱几句。
不远处,一辆小货车停在地头,几个村民忙活着把新挖出来的红薯装箱,整齐地摆放在货车上。“还是范书记有法子,引进这小香薯口感好、销路好,听说咱今年试种的几亩都抢订完了。”“按照每斤4元,粗算来这一亩小香薯毛利润能有1万多元呢,来年咱也种上几亩。”村民们议论着。
今年春天,范飞和村两委干部谋划着在村集体的绿色廊道上发展林下经济,几番考察研究后,决定试种浙江临安天目山小香薯。这种香薯红皮黄心、皮薄如纸、无筋无丝、软糯香甜,在江浙一带十分畅销。
“由于没有种植经验,怕这种小香薯不适应白沟作村的土质,我们今年只试种了8亩。”范飞话里带着些许遗憾,“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现在是供不应求啊!”
地处番田镇政府西南2公里的白沟作村是省级贫困村,在温县烟草专卖局工作的范飞2017年受命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之初,面对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农村生活工作经验的范飞一时无从下手。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怎么能当逃兵?”范飞横下一条心,扑下身子干扶贫。
只要真心真扶贫,办法总比困难多。他虚心听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忠祥对村里扶贫工作的建议;他进家入户、访贫问苦,对全村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应享尽享。
为了让全村的乡亲们喝上优质、安全的深井水,他多方协调,为村里新打了饮水机井,配套建设了供水管道。贫困户郭景周家境贫寒,不大的一间房子既当客厅又当卧室,还当厨房,范飞知道后,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帮助他家建起了新厨房。
今年春天,当范飞决定试种小香薯为村民致富探路时,没种过地的他从头学起,向村里有多年种植红薯经验的人请教,周末跑到县城找农业种植专家咨询。看他那般虚心刻苦,妻子嗔笑:“这劲头比年少求学的学生还要认真几分。”
近段时间以来,白沟作村试种的小香薯成熟了。范飞当起了“卖货郎”,带着新挖的小香薯四处推销,逢人便推荐白沟作村的小香薯,还因此在朋友中落下了“红薯书记”的美称。
让范飞高兴的是,试吃过的人都对小香薯赞不绝口,许多企业、单位和个人争相订购。如今,8亩地预计1万多公斤的小香薯已被抢订一空。收红薯、卖红薯人手不够,村里的贫困户王贤等3人还来帮忙干起了零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
“今年范书记带领俺村探出了一条小香薯种植的路子,来年能带动更多乡亲们致富增收了。”郭忠祥对白沟作村的未来发展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