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在财政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对韩公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大幅度追加资金,由年初预算300万元增加至1500万元,这说明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教育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市人大代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局副局长、示范区实验小学校长丁让花激动地说。今年人代会期间,她提出了《关于支持示范区韩公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建设的建议》后,政府办理速度之快、效果之好,令她非常满意。
丁让花在基层担任教师、教育工作者长达21年,是一名有理想、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2016年7月,政府投资新建的示范区实验小学落成,她任校长。“示范区实验小学具有焦作地区一流的办学条件,但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有7个行政村,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和少量居民小区。教师除了少量遴选,仍以4所村小合并过来的教师为主。家长不重视教育、生源质量差、教师素质偏低,使其仅有华丽的外表,还不能称之为一所好学校。为了实现表里如一,3年来我们致力于学校文化的提升与发展,努力办一所文化气息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名副其实的实验学校。”丁让花向记者介绍。
怀揣着教育理想,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丁让花确定了示范区实验小学的发展特色是博雅教育,其核心和精髓是“博览群书气自华”,旨在通过博览群书,培养博学善思、温文尔雅的博雅少年。“为了使‘博览群书气自华’落地生根,我们研发了‘经六纬九’课程体系。”丁让花说,“经六”指六个年级不同的阅读内容,包括故事类、自然类、天文类、地理类、科学类、历史类,六部分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纬九”指每年9个月的读书展示活动,分别是2月阅读启动月、3月“绘本”月、4月学校阅读节、5月“自然”月、6月“天文”月、9月“地理”月、10月“科技”月、11月“历史”月、12月学校阅读考级月。
为了确保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该校确定了每学年“4+1+N”本的阅读量,其中“4”为必读书目,“1”为学校自主研发的人文读本教材——《春色满园》,使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N”为选读书籍及其他任何书籍。同时,该校确定了4种阅读方式,包括开启假期阅读模式、研发“三小课一大课”、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倡导自由阅读。
“定了阅读书目和阅读方式,还要实施课程评价,以确保阅读效果。围绕阅读目标,我校构建了“阅读小博士考级”评价体系,此体系共分5个级别,分别是1级阅读小书虫、2级阅读小书生、3级阅读小学士、4级阅读小硕士、5级阅读小博士5个级别,该评价体系计划从今年12月起实施。”丁让花说。
如今,示范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被书香浸润,在“博览群书气自华”的道路上,经历着一次次蜕变:课堂变“博”了,课间变“雅”了,校风校貌变“美”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变“专注”了,教师的思想和气质变“特别”了。该校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示范校”“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基地”“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五彩足球荣誉单位”“‘中国好老师’河南省基地校”“焦作市美丽学校”等荣誉,2018年还荣获“示范区教育质量突出贡献奖”。
“通过阅读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气质,每年毕业一届学生,就会沉淀一些东西,校园会流动一些文化气息。今后学校会继续把阅读向纵深处引领,在师生读多、读实、读精、读好上下功夫,真正树立‘博览群书气自华’的办学特色,树立起博雅文化的品牌和气质,为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丁让花始终认为,“学校是一片净土,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坚持到底,办一所群众真正满意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