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沁阳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中央纪委检举举报平台试点工作目标,牢牢抓住信访举报工作换挡升级、提质增效这一重要机遇,高标准建好、用好、融合好试点平台,有力提升“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能力和运用信访大数据服务监督执纪工作水平,助推信访举报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到位”建平台
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
沁阳市纪委监委把信访举报接待场所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接访阵地升级到位。建成280余平方米的信访举报接待中心,设置接待大厅、保密接访室、温馨谈话室等六大功能区,并设立律师助访岗、便民服务处,配备5名心理咨询师,安装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全力营造畅通无阻、安全舒适的接访环境。试点设备配备到位。根据省、市纪委要求,严格对照中央纪委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时购置相关设备,高标准完成硬件配备工作。队伍素质提升到位。专门为信访室调配了优秀年轻干部;各乡镇(办事处)、派驻机构全部明确专人负责信访举报工作。坚持全员办信办访,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试点工作各项要求,并通过编印《信访举报手册》《信访知识解答手册》和轮岗接访等形式,持续提升全体干部的接访能力,为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挥平台“三作用”
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
注重发挥检举举报主渠道作用。平台系统上线以来,共录入83批96人次。受理业务内12批19人次、业务外6批9人次、咨询类65批68人次。注重发挥社情民意“晴雨表”作用。今年年初以来,已对13家单位进行约谈,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履职意识明显增强,来自乡镇(办事处)的问题线索同比下降19%。注重发挥服务决策“情报部”作用。依托试点平台,对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归纳,形成精准化分析报告,为党委研判党内政治生态提供重要参考。针对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短信、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送廉政提醒2万余人次。针对群众反映的行业领域问题,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对照整改、建章立制,有效消除廉政风险。
做实平台“三环节”融合
打造社会和谐“稳定器”
坚持把试点工作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相融合,力求双促进、双提升,把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实接访环节,实现无缝对接。推行“信访问题对接单”“实名举报告知单”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时效性问题和业务外问题,由接访人员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后为群众开具对接单,群众凭单对接,有关部门及时受理,避免因程序复杂延误处置造成越级访、重复访。针对群众实名反映的问题,信访室在受理7日内出具告知单,主动与举报人联系,告知受理情况和办理进度,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矛盾激化,产生越级访、重复访问题。做实处置环节,加大办理力度。受理是前提,查处是关键。坚持“扁平化”管理,全员办信办案,不断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今年年初以来,共完成处置问题线索201件,立案87件,结案95件,党纪政务处分108人。特别是严肃查处了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起,问责14人,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做实稳控环节,确保案结事了。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建立纪委书记遍访督查和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点包案等制度,下沉一线化解矛盾纠纷。针对重复信访举报问题,协助市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重复信访举报突出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县级领导包协调督导、纪委监委包核查处置、政法部门包依法处置、乡镇包稳控化解“四包”机制,构建全市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集中治理工作大格局。今年年初以来,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同比下降33.5%。特别是长期困扰沁阳的11件重复疑难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必须‘严’字为本,零缝隙对接基层,把‘两个责任’的压力传递好;必须‘情’字当头,零距离服务群众,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必须‘防’字为基,零缺失堵塞漏洞,把产生举报的源头遏制好,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蒋艳慧感慨地说。
(郭庆彬 郅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