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怀川英雄谱·焦煤中央医院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高水平创伤(骨科)治疗新高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9 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高水平创伤(骨科)治疗新高地
——焦煤中央医院创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传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200平方米的重症监护室。
  该院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杨吉喜率队到该院实地观摩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外国专家到该院开展学术交流。
  第十七届河南省创伤论坛学术会议在该院成功举办。
 
   

  为治好大病不惜举家奔赴千里之外的知名医院,是不少家庭难以言说之痛。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让患者就近看好病,少受奔波之苦,今年年初,我市启动了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从三级医院的优势学科中选取了6个具有技术优势、行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的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打造影响豫西北、辐射晋东南的医疗高地,助力我市医疗服务水平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为人民群众提供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优质医疗服务。其中,依托焦煤中央医院组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就是其一。如今,焦煤中央医院以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整合优势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打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攻坚战。在前不久召开焦作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汇报观摩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杨吉喜对该院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所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眼下,一个市民信赖、专家云集、技术过硬、设施一流、服务温馨、医疗环境优美舒适的区域医疗中心巨舰,已昂首起航,正奋笔书写着中原大地医疗新传奇。

  发挥优势 再创辉煌

  按照我国医院的学科分类,即使是学科设置最齐全的三级医院,往往也没有独立的创伤学科,所以创伤救治被分到了其他各个专业。不过,让焦煤中央医院医务人员引以为豪的是,该院从建院之初,就将创伤救治作为医院重点发展方向。早在1954年,该院就设立了创伤外科,主要收治外伤骨科及脑外伤患者。当年6月份,焦作矿务局常口二号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该院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了抢救。据该院《院志》记载,此次事故导致25人伤亡,其中12人遇难、7人重伤、6人轻伤,经一个多月的治疗,伤者在该院全部治愈出院。

  为了更好地服务煤矿安全生产,该院把创伤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打造,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1956年,该院成立焦作市及全省煤炭系统首家创伤骨科中心,并在焦作市首家开展多发创伤的多学科联合救治。1996年,该院成立创伤外科研究所。2001年,该院创伤外科被定为焦作市重点学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院就涌现出一大批在创伤领域的名医。比如,王一声,其撰写了《煤矿严重腹部外伤100例》,由此被推荐至全国第九届外科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分享。1980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二次煤矿创伤外科学术会议,并交流分享了《煤矿严重胸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等篇学术论文,他开展的多项手术填补了焦作市空白,并成功抢救了大量严重胸和腹外伤患者。袁一新,参加全国第八届外科学术会议,并向大会交流分享了《急性颅脑损伤179例临床分析》;在1980年参加的全国煤矿创伤外科第一届学术会议上,在大会上交流分享了《颅脑损伤600例》和《断肢再植6例小结》;在1982年11月参加的第二届中南五省煤矿创伤学术会议上,交流分享了《煤矿工人胫腓骨开放骨折104例分析》。在他的带领下,该院创伤骨科成功救治了焦作地区及周边省市成千上万名患者。朱裕梓,其在创伤骨科方面颇有造诣,在1977年撰写的《16420例骨折、脱位放射性照片临床分析》在全国煤矿创伤外科学术经验交流大会上进行交流分享;1981年,他参加煤炭出版社的《创伤外科》的有关章节的撰写,是该书的编委之一。此外,他撰写了大量的创伤类论文。针对煤炭生产条件复杂事故隐患多、工伤病人急危重症病人多的特点,该院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组织多学科和专业医务人员联合攻关,建立了一整套反应快捷、优质高效的四级急救网络体系,运行以来,救治严重工伤患者1050例,成功率达98%。

  71年来,肩负煤矿工伤抢救任务的焦煤中央医院,在创伤急救技术方面位居全国煤炭行业领先地位,创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豫北分中心”的区位优势,并构建了从新乡到洛阳覆盖焦煤集团所有矿厂、从井口急救站基层分院到中央医院快速反应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

  如今,焦煤中央医院被市卫生健康委确立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主体单位,争取建设成为河南省骨科重点专科,河南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使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的影响力辐射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成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主体单位,既是信任,又是重托;既是机遇,又是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与医院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技术与服务能力,不断夯实服务一方百姓的‘基石’。”该院院长薛喜庆说,今后,该院将不遗余力地推动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把该中心的建设发展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乘势高飞 再创佳绩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创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在我国,创伤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第一位的致死原因,全球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超过500万(WHO)。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200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80万人。其中,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多为严重创伤,致死致残率高,多为青壮年,社会危害大,为伤害性死亡第一位。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而目前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分科模式缺乏统一管理机构。比如,交通伤患者多半是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涉及多个科室,但很多医院还做不到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因而可能错过救治的黄金时机。此外,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不规范、院前转运时间长、院前救治和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等问题。目前,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整合创伤救治所需的各种资源,建立综合性创伤中心,可以使患者自始至终得到一体化、系统化诊治。当听到警报提示和接到急救电话后,院前院内实现有效衔接。患者到达医院后,经过系统评估,由院内救治组长决定优先需要处置的部分。如患者涉及多发伤,由多学科同步进行救治,尽一切力量赢得创伤急救的时间。这样的有效抢救充分凸显了多学科协作、畅通绿色通道、实现及时救治的优势和特色。据临床实践表明,创伤发生后1小时若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将大大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黄金1小时”成为创伤抢救的关键点。如何达到这种快速救治、整体救治呢?

  去年,为了给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时间,适应新形势发展,该院携手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简称金汇通航),用直升机救援打通“空中生命线”,通过构建“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解决了传统急救方式所遇到的难题。鉴于该院紧邻焦作影视城广场直升机落机点,一旦患者急需直升机救援,金汇通航就会随机出动直升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到焦作影视城广场。与此同时,接到急救消息的焦煤中央医院将派急救人员到焦作影视城广场落机点待命接机,以最快速度将患者接到医院进行急救。与此同时,该院按照河南省标准建设,急救器材齐备。不仅如此,该院还不断引进高档设备,以压缩急救检查所用的时间,为创伤患者提供全程无缝衔接服务。比如,该院刚投用试运行的3.0T超导磁共振,除了成像更清晰、检查更准确外,其检查流程更简化、检查速度更快,比医院所用的1.5T超导磁共振缩短一半时间。另外,该院还在手术室里安装大C臂X光机,让部分急危重症患者在手术室内也能得到快速检查。“今后,我们将在手术室内配备高精尖检查设备,让急危重症患者能‘一站式’地完成必要的检查。”薛喜庆满怀信心地说。

  齐力逐梦 再攀高峰

  据介绍,在创伤急救患者中,骨科创伤占现代创伤总数一半以上。因此,该院将骨科作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力量来倾力打造。在该院,骨科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1948年,该院就成立了骨伤科。如今,经过70余年几代骨科人的辛勤耕耘,现已发展成为关节外科(骨一科)、创伤骨科及骨病肿瘤(骨二科)、脊椎外科(骨三科)、显微外科(骨四科)、脊椎微创(骨五科)五个住院病区,265张编制床位、25张重症监护病房床位的重点学科。2006年至2011年骨外科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特色专科(骨外科)称号;2011年至2015年骨外科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2017年至2021年骨外科被焦作市卫健委授予焦作市医学重点学科称号。同时,该院还是中国矿山骨科联盟创始单位,国家安监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河南省共两家)。目前,该院的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分别是焦作市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

  其中,以治疗关节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骨一科,在科主任张之智的带领下,抢抓历史机遇,在专业发展上深耕细犁,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业绩。该科开展的关节镜手术,不仅全省领先,而且在全省开展的最早。而且,该科先后开展多项国际和国内领先的高难度手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填补了焦作市关节外科领域多项空白;骨二科主要传承发展创伤骨科,其在几十年煤矿创伤救治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通过几代中央医院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学习、创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焦作市创伤骨科多项技术空白。如今,该科在科主任杜云峰的带领下,开展了四肢、骨盆髋臼、脊柱及关节内复杂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并在全身多发骨折一次完成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创伤后遗症、骨髓炎、骨缺损、骨及软组织畸形、糖尿病足等行肢体矫形与重建手术也有绝招,使大批慕名而来的严重骨折患者恢复了肢体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骨三科在科主任吕宏乐的带领下,屡破手术禁区,挑战医学的极限,其独立开展的脊柱肿瘤的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是国内少数医院才有能力开展的手术,彰显了其在脊柱肿瘤治疗领域的技术水准。而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微创通道、微创寰枢椎椎弓根置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四项高精尖治疗术,奠定了脊椎外科在脊柱治疗方面在焦作地区的重要地位;骨四科系显微、修复与重建骨科,主要体现在手足外科及显微外科方面、整形外科方面等,该科在科主任王永富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引领焦作市显微技术前沿的手术项目,例如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术、拇指再造术、小儿指端断指再植术等。其在院人数、成功率均居全市首位,而且在全省同类显微整复手术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医学领域之巅峰占有一席之地。成立于2017年的骨五科,在科主任辛陆军的带领下,以微创骨科为特色发展方向,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各项工作在同专业中名列前茅。

  据国内一项调研发现,在急诊上,80%的创伤病人主要归属于三个科:一是创伤骨科;二是手外和肢体修复重建外科;三是颅脑外伤,神经外科;还有余下约20%患者,为肝脾破损等胸外、普外病情。对于前两项,均属于骨科患者,该院技术实力雄厚。对于颅脑外伤,该院也是实力不俗。为让更多的颅脑创伤患者受益,2017年,欧盟颅脑创伤研究中心中国项目河南分中心焦作项目中心在该院成立。这是我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参与欧盟颅脑创伤研究项目的医疗单位。据了解,欧盟颅脑创伤研究中国项目对参研单位有着严格的入选标准,之所以选择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作为合作伙伴,是因为该院神经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全市乃至豫西北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院多学科联合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成功病例多不胜数,挽救了大量的创伤患者。去年,该院接诊一名特危重创伤患者,其右侧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外露,面部多处粉碎性骨折,双手六个手指断离,入院时血压100/70KPa,心率140次,出现了创伤性休克。危急关头,该院马上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多个学科进行抢救。首先,该院神经外科二区主任赵占升为患者清创颅骨、皮瓣移植、闭合脑组织等。脑部手术结束之后,五官与骨科手术同步进行。骨四科主任王永富首先固定了右手断离的手指,在伤情进一步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二次手术保证手指功能。眼科蒋乐文主任清理眼眶骨折的骨渣,对眼睑进行美容缝合,小小的眼睑就缝合几十针。耳鼻喉科副主任石青彦对粉碎性鼻骨进行对位,充填纱条,缝合;口腔科副主任杨勇和助手张旭庆对面部多处粉碎性骨折进行对位、清创、缝合,内外竟缝合了300多针……这场与死神比速度的“接力赛”从当天22点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5点多。经过该院多科室联合作战,这名患者被该院医务人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胸中常怀千里志,鸿业远图渐已成。根据规划,5年内,该院将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成影响豫西北、辐射晋东南的医疗高地。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该院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多措并举,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协作共建,正以前所未有的底气与信心,逐梦前行、挑战未来,阔步迈上创建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的新征程,为健康中原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

  (本版照片均由焦煤中央医院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