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金华 通讯员徐习军)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今年年初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全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动员会精神,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牵头引领作用,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打造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等方面不断发力,成效显著,引领和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及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型项目实施力度加大。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9项,其中新材料领域2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项、生物医药领域2项、现代绿色环保农业领域4项。项目总投资22.4亿元,其中研发投入3.46亿元。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3亿余元。
科技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不断加强。推荐申报2019年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居全省第六位;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居全省第七位。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36家,位居全省第六位。推荐申报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3家,居全省第二位;现有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0家,居全省第三位。今年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达54.3%。
科技创新引领型平台建设再结硕果。组织申报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现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9家,居全省第四位。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总数增至329家;现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家,居全省第五位。
科技创新引领型载体持续优化。2015年,我市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开展第二批园区示范企业、基地、乡镇考核评价工作,共评选出示范企业(单位)34个。此外,市科技局与山阳区政府合作共建全省首个科技产业综合体——焦作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目前,美亚柏科、万联智慧等15家“三新一高”项目已入驻该中心,海龟科技、智讯科技等50余家企业正在预审入驻。项目建成后,该中心将成为立足山阳、服务焦作、辐射河南、全国知名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引领型人才队伍规模扩大。组织评审市第三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18个,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人才8人、高层次青年创业人才1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7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9个,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高层次创新人才26人、高层次创业人才1人、创新偏才6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9个。
科技贷款工作扎实推进。自我市设立科技支行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科技贷款贴息等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08笔共计2.77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46家。其中,今年1至6月,发放科技贷款660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户,有效帮助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放大财政科技投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