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住建观察 上一版3
沁阳:总干河水清又纯 温县:引得活水润全城
胸怀全局有大我
勇当“拼命三郎”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总干河水清又纯 温县:引得活水润全城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温县郭熙文化园东渠水面。 本报记者 贾 蓝 摄
  温县郭熙文化园入口处郭熙雕塑。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摄
  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一角。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摄
  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夜景。
  本报通讯员 王 崇 摄
 
   

  开栏语

  榜样带动,典型引领。

  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工作要求,根据全市住建系统年度宣传工作计划,焦作市住建局联合焦作日报社、焦作网等媒体组成“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城乡建设成就主题采访组,深入各县(市)区采访住建局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百城提质、棚改项目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怀川大地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全市住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拼搏奋进、积极投身城乡建设的时代风貌。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焦作城乡建设成就巡礼”特别报道,营造共庆新中国七十华诞的浓厚氛围。

  驱车行驶在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的滨河路上,只见烟雨蒙蒙中,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不知名的白色水鸟时而掠过,飞向对岸;远处的河岸边,不断传出阵阵悠扬笛声,丝丝缕缕,环绕水面上空……走下车,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秦淮河畔。

  如果不是河堤上“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巨幅标语提醒,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改造工程的现场?在工地一线检查收尾工作的沁阳市住建局局长李云森告诉记者,总干河是“济水穿怀”的城区段部分,千百年来,既是农业的灌溉河、补水河,又是沁阳城区的排涝河。但长期以来,由于上游和周边企业排放污水,造成总干河水质很差。曾几何时,这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加上原来排污设施及桥梁老化,严重影响了沁阳的城市环境和群众的生活质量。

  河道治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沁阳市委、市政府决定进行总干河城区段改造,实施黑臭水体治理。为了更加科学推进城市水系项目建设,该市住建局先后到苏州、漯河等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制订了符合总干河改造的征迁、建设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依据。

  据介绍,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改造工程(一期)东起东环路、西至太行路,全长5200米,总投资约5.3亿元,征迁范围涉及居民住户156户、企业70家。自2017年1月10日居民住宅协议签订工作开始以来,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137户居民住宅协议签订工作,现已拆迁完毕;自2017年3月17日企业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开始以来,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65家企业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并实行自行拆除,真正实现了和谐拆迁、阳光拆迁,为沁阳市拆迁史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工程于2017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两年,今年5月基本竣工并对市民开放,前来休闲娱乐的市民人山人海,好评如潮。

  在总干河现场,记者看到,原河道已改造成集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防洪排涝为一体的景观水系,河道两侧景观绿化郁郁葱葱,水面宽度50米至70米,两侧各5米亲水步道、20米至30米微地型景观绿化带、13米滨河景观道。李云森介绍,该项目兼具黑臭水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功能,项目建设将有效助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同时带动河道两岸土地增值,促进南部新区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一期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5.19亿元,完成工程量的97%,河道宽度也由过去的6米增加到如今的近70米,项目已整体成型。为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内容还将不断提质完善,今后还要完善公共设施,增加人文元素,赋予文化内涵。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霓虹闪烁、夜色璀璨,沿河两岸已成为当地群众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总干河已成当地群众心中的民心河。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9月初,秋日下,温县郭熙文化园旁,东渠水面碧绿清澈、荷叶随风荡漾;渠岸边,绿油油的草坪上,几对情侣点缀其中,含情脉脉,窃窃私语,宛如一幅精致的风景照。这是温县开展百城提质,成功实现“引水入城、以水润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温县围绕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大力推进“水系、路网、棚改”三大工程,将打造城市水生态作为百城提质的“王牌”,浓墨重彩绘水城。该县投资1.1亿元,启动子夏公园扩建及子夏湖、慈胜公园及慈胜湖建设工程,将环城水系水引入城中,实现“以水绕城”向“引水入城、以水润城”转变。

  据温县住建局局长吉长城介绍,该县环城水系项目全长约21.7公里,水面面积1351亩,绿化总占地5300亩,总投资4.2亿元。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个公园、4个景观点及河道连接线。4个公园分别是位于北渠的滨河公园、位于东渠的郭熙文化园、位于西渠中部的司马文化园和位于南渠的古温国文化园;4个景观点分别是位于南渠子夏大街东侧的早春园、位于司马大街与南渠交叉口四个角的烟雨园、位于北渠与温徐路交叉口西侧的暗香园、位于北渠与高速引路交叉口两侧的兰若园。河道连接线将公园、景观点有机串联。

  记者在郭熙文化园看到,园区入口处是一尊栩栩如生的温县籍北宋杰出画家郭熙的雕塑;园区内以“文化及商业风情”为主题,通过园林、建筑小品、雕塑等不同方式,展现郭熙绘画艺术的特色和价值,挖掘郭熙与温县之间的历史典故。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园区还新增了绿道、广场、亲水空间等景观,园内设有休闲娱乐区、文化体验区、市民舞台区、运动健身区等功能区。该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位于东渠北段西侧,全长1000米,投资780万元。园区不仅是连接温县未来新城的重要界面,而且水面形态相对丰富,周边业态以学校和教育用地为主,适当植入商业功能提升地块价值,同时结合休闲活动、文化展示,全面打造风情商业水岸。

  令当地群众欣喜的是,温县环城水系目前已实现全面贯通,整个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健身、娱乐、绿色的开放空间,进一步加快了宜居温县建设步伐,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温县文明办主任岳希文告诉记者,“引水入城、以水润城”带动了温县百城提质工作全方位提高,该县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城乡面貌大提升。今年,温县共确定项目9大类58个,总投资112亿元,计划完成投资47.5亿元。目前,49个开工项目中已竣工21个,完成投资23.4亿元。其中,投资12.4亿元重点实施了G207、S235项目,启动了人民大街南段拓宽工程,新建改造6条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