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百城提质工地,有他协调沟通的足迹;棚户区改造现场,有他和群众攀谈的笑声;深夜的办公室里,有他汇总数据的身影……他就是有着工地“拼命三郎”之称的温县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光新。
从去年3月份调入温县住建局,到今年9月初的550多天里,任光新几乎没有休息过完整的双休日、节假日,一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去年4月份,刚上任不久的任光新开始负责协调棚户区改造项目,而征迁则是这项工作的“拦路虎”。任光新二话不说走马上任,带着感情看问题、办事情,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把疏导工作做在前,把保障措施抓在前,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由“要我迁”变为“我要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充分考虑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使群众认同、理解、配合和支持征迁拆违工作。短短的时间内,任光新分管的征迁工作就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乘势扩大战果,协助温县住建局主要领导解决了沉积五年之久的拆迁遗留问题,使556户拆迁户得以顺利安置。任光新也荣获了2018年度焦作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天然气“村村通”工程是任光新主抓的又一项民生项目。为使这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项目早日落地,任光新起早贪黑,不辞辛苦,每天奔走在工地一线,详细了解各工地的项目进度和存在的困难。在对温县各乡镇进行摸排调研的基础上,他协调天然气公司成立了20多支工程队,力推262个行政村的天然气安装工程快速实施。经过不懈努力,温县在焦作市率先实现天然气“村村通”。
百城提质项目是任光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温县“水系、路网、棚改”三大工程建设中,任光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建设工地,他顶着烈日督促进度,面部和手臂都晒脱了一层皮;数据汇总,他一熬就是一个通宵,不顾劳累,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协调现场,长时间的解释工作使他的嗓子充血、嘴唇发干。即便如此,任光新依然奋战在项目一线。前不久,在全省表彰的百城提质先进县(市)中,温县名列其中。
而谁又知道,只身一人在温县工作的任光新老家武陟,有两位年近80岁的老人需要照顾?他的母亲偏瘫在床,照顾双亲的重担全落在他妻子一人的肩上。有亲戚朋友问他图个啥,任光新回答:“看到受惠群众满意的笑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