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人才资源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近日,记者从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政府关于“引才聚焦”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引才聚焦”工程,先后出台一系列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力度,努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焦创新创业。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57.5万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29.6%,人才资本作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投入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效能日益显著。
如何通过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优质人才,是一个持续的竞争过程。2016年,我市出台《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和《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办法》《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简称“1+6”人才政策);后续又出台《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18年又出台《关于实施“引才聚焦”工程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的若干意见(试行)》,形成了覆盖面广、含金量高、体制机制灵活的“引才聚焦”政策体系,部分政策开了省内先河。
“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可获得10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的资金扶持,进一步展示了我市爱才、敬才、惜才的诚意和广揽天下英才的胸怀。”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高校毕业生高度关注的人才落户补贴政策,我市明确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本科(技校)毕业生,每月分别可以申领1500元、1000元、500元的落户补贴。
据悉,近3年来,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5529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9个,年均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600人以上,2018年我市首次实现人口净流入3.04万人。
此外,我市正在规划建设市人才产业园(国际人才城),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挂牌建立了人才公寓,与月季花园酒店、山阳建国饭店等4个酒店合作挂牌设立人才酒店,多措并举解决柔性人才或临时来焦人才的居住问题。
为了加快区域发展,拓展引才空间,各县(市)区都根据自身情况量身打造了不同特点的县域经济,倾力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1+6”人才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已评审创新创业人才3批次596人,命名表彰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9名,其中首批3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1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给予7650万元资金扶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攻关86项;发布高新技术项目316个,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24项,正式落地项目36个,正在进一步洽谈的8个,其中国际领先技术占38%、国内领先技术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