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武丽萍
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
在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耐新材),党组织就是“定海神针”。强耐新材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两手抓”、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双推进”,激活了非公企业党建活力因子,相融共生、同频共振。
企业的竞争力,有多维度多层次的衡量指标,但最终的指标还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高值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省唯一一家石膏新型建材国家级“绿色工厂”,强耐新材坚持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以创新绿色建材产品为根基,不断科研创新,吞“废”吐“宝”,破解了地坪、砂浆、墙材等建筑领域的诸多难题,迅速成长为一家专业从事高值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墙材系列、砂浆系列、地坪系列、装配式建筑四大体系30多种产品的产业体系。其产品被中国建筑材料取合会认证为国家生态绿色建筑产品。
党建也是生产力,抓好党建添活力。谈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耐新材党支部书记赵松海发自肺腑地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强耐新材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党支部。是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螺丝钉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两山理论’激励着我们,使每一个强耐人都发挥‘工匠精神’,才有了强耐的今天。”正如赵松海所言,强耐新材成立之时,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生产砖的民营企业,但在短短的几年,就以滚雪球的步伐,大跨步的向前发展,成功实现了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固废综合利用量最大企业的华丽转身,成为“新三板”挂牌非公党建上市公司,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起初,强耐新材只是一个占地50多亩的小砖厂,消化粉煤灰数量有限,生产力低下,生产环境欠佳。基于满足城乡建设用砖需求、保护耕地的目的,强耐新材董事长王文战北上南下、走访专家,组建科研团队,日夜攻关。2012年年底,强耐新材投资1亿多元的年产2.6亿块蒸压高强砖生产线投入运行。该产品100%使用固废资源生产,是国内率先采用机器人交叉码垛生产技术和无托盘打包并自动装卸运输销售,开创了砖瓦行业应用高科技生产的先例,颠覆了人们对砖瓦生产企业脏乱差、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的概念。
忆起曾经的攻克岁月,王文战感慨万千。技术攻克是一大困难,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困难是融资难。1亿元,对小砖厂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机器人交叉码垛生产技术和无托盘打包并自动装卸运输销售,对强耐新材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家人不理解,员工不支持。如此等等,并没有阻挡王文战的脚步。他组织厂里的几名党员和中层干部召开座谈会,回忆党从建党以来,走过的艰苦岁月,并分析市场严峻形势、砖瓦行业的发展前景。推心置腹的交谈,让与会人员坚定信心,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立志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来破解一切困难。年产2.6亿块蒸压高强砖生产线预期投产,强耐新材也因此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十二五”时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产品荣获河南省新型墙材名优产品称号,成为焦作市唯一一家河南省新型墙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年消耗利用各种固废资源60多万吨,每年替代实心黏土砖取土破坏耕地200多亩。
为响应国家“城市蓝天计划”号召,适应美丽生态焦作建设的需要,2015年年初,强耐新材又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一条年产60万吨的普通干混砂浆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0万吨的特种干混砂浆生产线,每年可循环利用资源50多万吨,掀起了建筑领域砂浆业的革命。同年年底,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强耐新材继续扩建年产60万吨普通砂浆生产线、年产20万吨特种砂浆生产线。同时,强耐新材年产30万立方米自保温精确加气混凝土砌块生动化生产线,也顺利投入运行,每年可利用工业固废在100万吨以上。
“依托科技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我将用毕生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王文战的人生目标、事业定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筑物等不可渗透地表面积的日益增加,导致能大量吸水、蓄水的“海绵体”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道瓶颈。那么,能不能生产出一种能“喝水”的产品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产品呢?
党员民生生活会上,这个发展方向一经抛出,就引来一片的质疑声。但王文战没有气馁,再一次用党的红色精神指引企业的发展,再一次让全体员工破解安于现状的舒逸心态。他说,要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只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只有发扬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才可以在瞬息万变、残酷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的精神再次将全体员工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不断攻克,强耐新材透水混凝土顺势而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干硬性混凝土,具有透水、透气、质量轻、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吸水降噪、抗洪涝灾害的作用,还可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图案设计以及色彩搭配,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产品一经上市,就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收获成功喜悦的强耐人在王文战的带领下,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自流平砂浆上做起了文章,研发出了高强且可以厚度施工的石膏自流平砂浆。它是在传统水泥自流平的基础上,采用以低能耗改性建筑半水石膏为胶凝原料,经过水热合成、煅烧、混合等物理化学变化制备形成的特种胶凝材料,可实现地面工程回填、抬高、找平一次性完成,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并可满足施工环保的要求。
2018年3月份,开封市新图书馆、文化馆因大跨度、大面积、铺贴PVC地板等原因,需要一种高平整度、高强度、不起灰、不起砂、不空鼓的超高品质地面。这种地面找平材料和施工要求,给装修总包单位郑州麦丁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极大困难。后多方调研考察对比,最终与强耐新材就开封市图书馆文化馆主体四层及以上地面1万平方米、平均厚度10mm地面找平达成了合作。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项目3月8日开工、3月23日竣工,施工周期为15天。开工伊始,强耐新材就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选配优秀的管理人员,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并制定了项目施工管理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安全文明施工,打造精品工程。在施工中,强耐新材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与此同时,强耐新材还致力于民生工程的打造工作。成功推出装配式低能秏生态民居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这种建筑具有生态节能减震、缩短建设工期、节约建设成本等优点,解决了我国城乡住宅当前面临的抗震能力差、工业化水平低、资源消耗高、土地浪费严重等技术难题。
“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扎实做好非公党建工作,才能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定发展的信心,构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生命线。我们强耐新材能有今天,完全是党建工作这一思想堡垒指引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结果。”王文战深有感触地总结道。
王文战说:“党建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而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党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能很好地发挥抓管理、建文化、塑形象、聚人心的作用,能够增强员工的敬业爱岗意识、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逐步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优秀团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为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走,强耐新材坚持同抓共管、同频共振,做到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每月26号,强耐新材都要召开民主生活会,研究破解制约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指标对标考核管理工作。强耐新材每作出重大决策时,都要征求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的失误;党支部和党员的积极响应,也带动了全体员工,从而保证了决策的顺利实施。